當然,作為與趙原配合多年的同事,她早就見怪不怪。
她在觀察趙原的處理細節,如饑似渴地吸收養分。
外界對老大的個人巡診有諸多看法。
有人覺得趙原剛評為院士就到國外巡診,似乎有點冒進,應該再沉淀積累幾年,再出去一展風華,才更加穩妥。
也有人覺得趙原得到贊助商的承諾,為了可觀的收益,才在歐洲配合贊助商走一圈。
私下里她和丈夫江靜認為,趙原并非庸俗地為了名利,他有更深的考慮,為了讓自己更進一步,才選擇踏上一條艱難之路。
沒有一臺簡單的手術,全部都在挑戰人類的極限。
“手術結束,等待病人醒來吧。”趙原走出操作艙,臉上的表情充滿鎮定與自信。
手術完成度極高,與之前的積累密切相關。
始終保持沉默的西汀這時開口,“手術完成得很精彩,尤其是淋巴清掃這一塊,沒想到機器人可以做得這么細膩。”
趙原愣了一下,回過神來咋,“謝謝夸獎。”
西汀轉身朝手術室外走去,前往休息室,海默斯正在焦急等待消息。
當他看到西汀的瞬間,表情變得極為激動,“手術完成得怎么樣了?”
西汀如實相告,“手術完成得很順利,比上臺手術完成得更加細膩,老夫人很快就能清醒。”
海默斯如釋重負地坐在椅子上,與身邊的黑衣管家吩咐道,“解除管控。”
管家道,“遵命!”
海默斯停頓數秒,“聽說刀客特趙是今年諾獎的候選人?”
管家點頭,“是的,不過他的競爭對手實力很強,其中有一個是柴爾德家族培養多年的細胞學專家。”
海默斯皺眉道,“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一定要確保公平、公正!”
管家連忙道,“我稍后會向評委會主席團告知您的態度!”
福萊教授沒有看第二臺手術,盡管他有資格觀看,但覺得沒有意義。
對趙原這種頂尖外科醫生,同樣的術式,只要成功一次,就能成功無數次。
所以福萊教授早已回到位于瑞國皇家醫院的辦公室。
他手中有今年進入復審的材料,原本趙原的材料放在最下面,唯一一個與臨床相關的申報材料,其他幾個評委多半都表示反對。
電話鈴聲響起,福萊接通,里面傳來諾獎評委會主席的聲音。
“剛接到通知,今年醫學獎的評選重點關注臨床醫學。”
福萊迅速反應過來,“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趙原的那份申報材料是唯一選擇。
福萊教授此刻的內心更多的是感嘆,他曾經也是個外科醫生,但臨床醫學在幾十年里沒有重大變革,細胞學說、基因學說及其他與生物科學相關的理論占據醫學獎的半壁江山。
他也希望有一天臨床醫學能夠大放異彩。
這一天終于到來,只是讓人沒想到會被一個來自東方國度的青年打破了常規!
趙原在酒店里接到電話。
電話來自巡回手術下一站——意國杰梅里大學醫院。
“刀客特趙,有個病人的情況特殊,能夠邀請您參與視頻會診?”
副院長馬爾蒂尼語氣誠懇地說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