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不一樣,來了七八個主治醫生,瞬間就控制了局面。
這些主治醫生都是主動打申請過來的,大家知道,都是沖著趙沖著趙原的人格魅力。
其次是藥物的問題。
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目前就三種。
第一種,廣譜抗病毒,如利巴韋林、干擾素等。
第二種,抗rna藥物。
第三種,抗dna藥物,如阿昔洛韋等。
在面對流感的時候,第二種藥物效果較為明顯。
華國對于抗生素的管理,并不健全。
無藥可用,才上雙刃劍激素類藥物。
正常感冒咳嗽直接上頭孢克圬之類的藥物并不正確。
抗生素和產品升級一樣,一旦第一級別的藥物使用無效后,只能使用第二級別的藥物。
很多患者在地方醫院或者社區門診用藥不規范,長期用抗生素,導致細菌跨越式變異,結果到了三甲醫院,三甲醫院的醫生也無藥可治。
趙原來到病區,咳嗽聲不絕于耳,患者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倒不是年輕人免疫,而是年輕人大部分都在工作,沒辦法將時間花在醫院,只能帶病上班,唯有扛不住的時候,才會請假。
趙原跟幾個主任醫師商討了一下情況。
遇到這種大規模流行疾病,醫院是要進行針對性研究的,什么階段用什么藥物,什么情況可以點滴,什么情況可以建議病人在藥房拿替代性的藥物,都有一個標準型的東西。
疾病致死率不高,但不能輕視,如果控制不當,說不定要采取隔離措施。
上面領導打來電話,“趙院長,目前病情怎么樣?”
趙原道,“病情可控,只要病毒不變異,問題不大。”
領導點頭道,“一定要控制好情況,老百姓的安危全看你們,需要的話,隨時聯系我,政府方面會全力配合你們。”
趙原道,“有任何異常,我們會及時向上面反饋。”
這個世界尚未出現另外一個世界那種疫情漫天,各行各業按下暫停鍵的情況。
但趙原知道在這個世界隨時也可能爆發,心里涌起未雨綢繆的想法。
趙原最近這段時間不少時間都在呼吸內科。
大規模的流行疾病,對有基礎病的患者尤為不利。
特別嚴重的是慢阻肺患者,本來呼吸就非常困難,如今肺部感染加劇,喉嚨里積滿痰液,就像是沸騰的粥鍋。
趙原站在一名醫學生的旁邊,觀看他如何切開氣管和吸痰。
原本以為會有問題,但沒想到醫學生比想象中要給力,一下子就準確地切開了氣道。
粗粗的塑料管,一頭接著吸引器,然后掰開患者的口腔,直接深深地插入患者的氣道中。
插進去以后,攪動吸引器。
氣管是個圓形通道,不這么做,痰液會粘在氣管的四壁上。
病人被吸痰之后,跟死過一次沒什么區別。
慢阻肺病人大部分有長期的吸煙史,所以盡量少抽煙。
見人手不夠,趙原幫忙切了幾個氣管。
返回辦公室之后,他對著電腦,根據自己的記憶,敲下了幾個化學符號和文字說明,然后發給了伏春夏,吩咐她聯系蠑螈旗下的醫藥研發部門按照這個研究方向進行攻關。
有些事情不管是否會發生!
未雨綢繆會不會成為杞人憂天!
但,有了能力,還是要提前布局!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