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修為高速增長,才屬正常。
唯一制約此獸境界的,就只剩感悟“法則”的悟性了。
不過,憑借真靈血脈的強大,其至少會有一個“下位法則”的保底,不會一直停頓不前。
“還有那靈奴……”
衛圖目光微閃,看向洞府角落、被他以靈禁封禁的那一“密室”。
如今,合體境界已成,再加之從泣河魔尊那里交換所得的秘術……他已有把握,重返靈界后,不暴露自己的“古魔”身份。
或者說——
不暴露,犯事后所留的“案底”了。
他仍舊是人界那個、清清白白的飛升天驕。
因此,如何重返靈界,也是時候提上議程了。
而始魔源界中,關于如何入侵“靈界”也有相當多的情報、資料。
除了類似“黑霧大澤”那等隱藏的空間節點,走的最多的路線,便是以附屬的“五小界”為跳板……
而恰恰,林天奇曾經所在的“紫宸界”,是距離靈界最近的一個界面。
也正因這一點,他才在挑選靈奴時,選中了此子。
“仆叩見恩主……”
片刻后,察覺到密室靈禁松動的林天奇,當即停止修煉,連忙從蒲團上起身,對突然出現在他面前的衛圖,施以叩拜大禮。
“你倒是不錯,這些年來,都安分守己,沒有嘗試沖毀靈禁……”
衛圖打量了幾眼面前的靈奴,出贊嘆道。
他會欣賞,勇于抗爭命運的勇士,但這并不包括,莽撞的蠢貨。
當然,也僅此而已,他還不會對一淪為階下囚的“靈奴”,抱有什么期許。
“本座聽說,紫宸界毗鄰靈界,曾有不少紫宸界的靈修偷渡前往靈界……不知你可否知曉此事……”簡單的勉勵幾句后,衛圖直接話入正題。
他沒有詢問林天奇是否知道紫宸界前往靈界的方法、途徑,而是直接以此預設問題。
只給此子回答“是”或“否”的權力。
林天奇并不知道衛圖的心思,聽聞此后,他略一思量后,便咬牙般的重重點頭,“此事……仆知道。我紫宸界,確實存有通往靈界的偷渡渠道……”
他不難想象,要是他在此問題上,回答了一個“否”字,會有什么下場。
沒有價值的靈奴,只有一個“死”字。
在衛圖這里安穩修煉了數百年,也滋生了他重歸自由、營救親眷的野心,自不想因此失去、那一實現“野心”的微弱可能。
此話一落。
不等衛圖繼續詢問,林天奇便事無巨細的把自己所知的、從“紫宸界”前往“靈界”的各種方法,依次告知了衛圖。
“……仆聽聞,我紫宸界一些幸存的前輩,就是通過……仆適才所的那處靈修遺跡,前往的靈界。只是……和其它方法一樣,靈界存有對古魔的天然禁制,那等禁制,是嚴禁古魔通行的……恐怕主人也難以依照此法,入侵靈界。”
“而且,仆曾聽聞過,一些古魔曾尾隨那些靈修前輩,入侵靈界……以奪舍之法騙過了禁制,但往往不久,就會迷失方向,再難返回紫宸界了……”
林天奇遲疑片刻后,說道。
他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好日子,自不愿意衛圖就此迷失靈界、了無音信了。
“迷失方向?”
聞,衛圖目光一閃,隨即想起了,他借“黑霧大澤”空間節點重返靈界時的經歷。
在重返靈界之時,他曾想過,標記靈界的“空間節點”,方便下次不借斷界石之力,亦可前往古魔界……
但離奇的是,接連數次——他剛從空間隧道離開,靈界的那一“空間節點”,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此前,他便想過,這一“特性”,有可能是靈界的大能故意所設,堵死古魔重返古魔界的可能……
但現在看來……
其似乎是有別于其它界面的“天然禁制”?
畢竟,要說其是渡劫仙人所設的話,紫宸界等“五小界”,此前也不缺渡劫仙人佇世……但其仍沒有避免,淪為魔土的命運。
甚至,連這些“渡劫仙人”的尸骨,也被“始魔源界”的魔神、魔祖們,打入了天淵圣城的“主城”,充當提供靈氣的靈脈了。
然而——
更為離奇的是,這些資料,他并未在天淵圣城內看到過。
“是……古魔的高層,有意在封鎖?他們在為入侵靈界做準備?”衛圖心生猜測。
除了這一原因外,他想不出古魔高層封鎖這一情報的目的所在。
入侵戰,若變成“魂斷之戰”,當沒有幾個古魔愿意入侵靈界,畢竟入侵所得的最大利益,也難以攥在他們之手。
“此情報——”
“本座必須確認。”
思索片刻后,衛圖目色一寒,抬手一抓面前的林天奇,直接對此子動用了、僅次于搜魂之術的“催魂術”,探查相關記憶。
而對此。
林天奇也不以為怪,主動敞開了自己的識海,任由衛圖搜魂。
衛圖能在相處時,多問他這一句話,而沒有直接霸道的搜魂,已是無數靈奴眼中的好主人、好古魔了。
“靈修遺跡、天然禁制……”
“此修,確實說的都是實話。”
片刻后,衛圖放開林天奇腦袋,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起初,他還在疑惑,為何“始魔源界”入侵“五小界”能輕易成功,但到了“靈界”后,就難以打動,并且維持了這幾十萬年的和平……
畢竟,“五小界”的疆土浩瀚、渡劫仙人的多寡,相加起來,哪怕不如靈界,也不至于差的太多。
靈界能對抗現今強盛到極點的“古魔界”——沒道理,“五小界”的渡劫仙人們,無法對抗最初僅有“始魔源界”的古魔。
現今看來。
原因很簡單了。
靈界擁有其他界面沒有的優勢——天然禁制!
等級足可到達“仙禁”層次、阻止任何古魔窺探、通行的天然禁制!
“也難怪,泣河魔尊會為了避禍,偷渡前往靈界了……”纏繞衛圖許久的疑惑,在這一日,終于洞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