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連忙笑著道:“好了好了,馬上到,馬上到……”
我二叔聞嗬嗬的笑著:“那行啦寶子,知道你忙,你趕緊的,忙你的去把。”
說著還朝我揮手。
我從地上起來,拍了拍辟股上的土:“那行二叔,我就先走了啊。”
我二叔連忙道:“那什么寶子,你待兒晚上要是有時間的話,就上我家去吧,今兒雇604耙地,有伙食。你二嬸整了幾斤排骨,還有一個大鵝,都現殺的,燉土豆,晚上咱爺們整點兒。”
我下意識的要回絕他。
因為我這就要去吃飯……
但是看著二叔期盼的眼神兒,于是笑著點點頭:“那行二叔,我看看要是辣椒廠那邊事兒處理完了,我就去跟你喝點……”
我二叔聞笑了,連連點頭:“那行,我等你噢……”
這很多時候,吃飯它根本就不是吃飯的事兒,你在對別人有那么點恩情的情況下,你得給人家一個表心意的機會。
因為那根本不是一頓飯,是一頓心意……
有時候,受就是予,予就是受。
就像是馬秘書,馬秘書差我那幾根排骨和那兩瓶子茅臺嘛?
他特么要真想吃,真想喝,給他送禮的人,他可能連門都關不上……
受了你一分,要還你十分。
所以很多時候,予的那個人才是受益者,受的那個人恰恰是給予者……
這個受與予,很多時候可以上升到哲學思辨的層面上,上升到最高級我沒研究過是什么,不過我想,肯定跟和尚化緣這個事情是差不多的意思……
和尚化緣,舍下臉面要飯,以破驕慢嗔心,給予者布施供養吃食,得到心靈凈化,無利侍他的功德,雙雙結了善緣……
佛門如此,其實凡俗人家,也未必不是如此。
所以,很多時候,予與受之間的關系,并不是那么清晰明朗的。
還是那句話,很多時候,予就是受,受就是予。
別不別的,我上次給予馬秘書那點排骨和茅臺之類的東西,左右有個三萬多塊錢撐死了。
那么,我如果有不超過大約十萬塊錢利益之內的事情,比如孩子換個好學校什么之類的事情,找到他,他是一定會給你解決的……
如果我有機會給他輸送了三十萬到五十萬,那么,百萬元之內利益的事情,他一定會給你輕松的擺平。
當然了,機會,可能也就那一次,除非,你在他那存了很多存款。
所以,人沒事兒的時候要琢磨多存款,這就跟佛家要求比丘們廣積善緣與功德,其實,跟這個沒什么不一樣……
我二叔這頓飯,肯定是值不了幾個錢兒的。
但是飯不是飯,這份心意和態度的價值,更大……
也就是說,當你無法為別人提供物質價值的時候,那就爭取多提供精神價值。
這樣,你才有可能從對方那里,索取更多……
而當你物質一無所有,精神上還吝嗇付出,那么你就一文不值,全世界都會討厭你。
畢竟,誰,會喜歡一個只知道索取,而從不知道付出為何物的物質精神雙貧窮的人間乞丐呢?
誰又會愿意為這種人付出呢?
誰又敢呢?
似這種人,偏偏她們的貪婪,沒有極限,就像是一只永遠也吃不飽的吸血鬼一樣。
索取永無止境,且沒有底限。
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要我要我還要……
而對于付出,那是一個字兒都不提……
事實上,這種人,世間,遍地都是,我平時沒事兒的時候翻開朋友圈,似這種人到處都是。
比如什么經典的那什么:‘我要的,其實很簡單……’
我可去你吳二哥的吧!
這就是愚。
你要是信了她的話,你就死定了……
我隨隨便便可以截取一段,比如這個:
“我要的,其實很簡單。
“有個心愛的人與我一起吃飯
“無需是山珍海味、鮑參翅肚
“只要是開開心心就好
“哪怕是咸菜白粥、路邊小吃……”
哎呀,聽著真好……
感動了……
你信嘛?
什么你信了?
你信了你就死定了!
你看著這好像傻白甜的詞句,清新又浪漫,心思單純……
你還真信吶?
好好審審題,‘我要的,其實很簡單,有個心愛的人與我一起吃飯……
“有個心愛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