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粟絹把東西放下之后,我順嘴問了一句:“二姐,魏大剛的那個廠子,你了解嘛?”
田粟絹聞愣了一下,隨即搖搖頭:“我沒去過他們家的廠子干活,不過,咱們村兒不少人都在他那廠子干,有的還干了不少年頭。哎,這事兒你問芳啊,她當時畢業的時候才多大點兒啊,十六七歲吧,那時候還是個小丫頭,在魏大剛的廠子干過好長一段時間的,你問她啊。”
我聞大驚:“蘇明芳在他那干過?”
田粟絹點頭:“可不是嘛,魏大剛家的廠子,就在我家隔了一條路,沒事兒的我家我爹家的時候,順著窗戶就能看見他家的工人干活,蘇明芳那時候冬天常年一件白羽絨服,我該跟我爹說,你瞅瞅那小丫頭,還挺能干,她肯定知道里頭的事兒啊……”
我聞大喜,趕緊給蘇明芳打了一個電話。
沒一會兒的功夫,蘇明芳就騎著她的那輛電瓶車過來,進了門房看我:“啥事兒啊,正忙呢,那幾個打一塊錢的老娘們,因為一塊錢都吵吵起來了……”
我揮手:“她們吵吵她們的,不用管,吵吵是她們的日常操作,不吵吵鬧鬧,不熱鬧。
“那什么,蘇明芳,魏大剛那個廠子,你去干過活?”
蘇明芳聞不假思索的點頭:“啊,咋了?干了好幾年呢,我二十二歲之前的零花錢,全都那廠子出的,還給我家貼補了好幾萬呢……”
“行!”
我笑道:“看不出來,你還有段這樣的光榮歷史,那什么,魏大剛的廠子到底是個啥情況,你呢,把你知道的,事無巨細,只要是你知道的,你全都給我說出來……”
蘇明芳聞皺了皺眉,撓了撓腦袋:“哎呀,我在那干了好幾年,這事情要說可太多了,說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你就說你想知道哪方面的吧?”
我道:“那就先說客戶,流水,利潤這方面的。”
蘇明芳點了點頭,先給老虎和我的酒杯子倒滿酒,然后就開始說了起來……
魏大剛那廠子是一點點做起來的。
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趁著青山鎮這邊那些年種辣椒的時候,不是著實熱了十來年嘛?
那時候青山鎮客商云集,公里兩邊的農戶只要出一個院子給客商,就可以蹲在門口數鈔票。
一斤竟提一毛錢,多的時候,一天都賺好幾千上萬還多。
那時候,青山鎮隨隨便便一個農民,只要家里有一輛車,不管是三輪車還是四輪車,揣上個幾千塊錢,就可以到臨鄉外鄉的農戶里頭收購辣椒。
回頭就賣給鎮上的客商,賺其中的差價,一般一車都有千把塊的利潤。
趕上外鄉的農戶不了解這辣椒市場一天一變的行情,甚至一車都可以賺幾千塊。
魏大剛的資本,也就是那時候攢起來的。
他干了四五年收辣椒的行當,最后一年的時候,金塔辣椒和一都紅辣椒掉價,他賭了一把,壓了十萬斤的干辣椒。
年后辣椒行情見漲,魏大剛全部出手,掙了三十多萬好像。
之后因為各地常年種植辣椒,地力耗盡,加上多年辣椒導致病蟲害嚴重,辣椒產量減產,一點點兒種植面積就少了。
慢慢的,客商也就懶得來了,一年稀稀拉拉的就那么十來個打飛車的。
收辣椒不行了,壓貨風險還太大,魏大剛就開始琢磨賣辣椒面子。
這小子有經商頭腦啊。
剛開始就一個人,在桃南城,白山,烏市這邊自個找銷售渠道。
酒店啦,飯店啦,餃子館餛飩鋪,麻辣燙啦……
反正是飯館這廝就厚著臉皮往里鉆。
這些地方,不管多少,肯定是要辣椒面子的啊。
剛開始是三十斤,五十斤一百斤的。
后來時間長了,干脆就幾個月幾個月,甚至半年半年的量要,三五百斤常跑趟,一千斤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兒。
又后來干的時間長了,慢慢的接觸到了幾個大客戶,都是幾千斤幾千斤的要,多的甚至可能上萬斤。
他們應該也是做分銷的,反正不管怎么樣吧,一年六七十萬斤,七八十萬斤的辣椒面子,肯定是能銷出去,我記得有一年好像干出去一百多萬斤。
這一斤辣椒面子,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三到五塊錢的毛利,當然了,有時候弄的好了,也可以沖到十塊錢的毛利。
辣椒行情嘛,變動極大,而且,辣椒質量這個東西,里面的說道太多。
特別是把整個的辣椒打成辣椒面子,這里面的說道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