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涂料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施工難度大,要求墻面的基底必須非常干燥,還要多次刮膩和打磨,否則漆皮就容易起泡、粉化直至脫落。事實上,使用多年的油漆墻面往往都會出現漆皮脫落的現象,效果甚至還不如石灰。
再往后,開始出現了乳膠漆涂料,可以有效地彌補油漆涂料施工性差的缺點。至70年代后期,國內研制出了水溶性聚乙烯醇涂料,其具有成本低、環保性和施工性好等優點,開始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
高凡提出的內墻涂料,使用的是后世普遍使用的改性丙稀酸乳液作為成膜物質,也就是所謂的“基料”,再添入顏料、溶劑、助劑等。
丙稀酸涂料在耐水性、耐擦洗性、耐久性、附著力、環保性、裝飾性等各方面都明顯優于聚乙烯醇涂料。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更貴,差不多是后者的五倍以上,如果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裝飾,會極大地提高建設成本。
但是,如果考慮到家庭應用的場景,則價格就不是特別關鍵的因素了。隨著收入的提高,百姓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與日俱增,只要你能把諸如“零污染”之類的概念炒作出來,百姓是愿意買單的。
丙烯酸涂料在后世被商家們玩出了各種花樣,什么抗菌防霉、零甲醛、寶寶保護之類的,其實技術上并不神秘。
高凡沒有一次性地把這些概念都提出來,只是照著最原始的產品模式,提出了一個基本設計。以他原來的想法,在南方稀土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他就要到興龍涂料公司去呆一段時間,幫助陳興泉他們把產品做出來。
后來在中科大與徐云聊天時,他靈機一動,便聘請了徐云和他的“四十八條腿”老師周冬智去擔任工藝工程師,完成最終的產品設計和工藝開發。
內墻涂料的技術難度,對于徐云、周冬智這些人來說,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僅用了兩個月時間,興龍涂料公司的丙烯酸內墻涂料就研制成功了。經過測試,其性能全面優于國內市場上現有的各種內墻涂料。
這個年代,國外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丙稀酸涂料,但相對于國人來說,屬于極其高端的奢侈品,國家只進口了極少量的一些,用于一些高級建筑物的裝修。
興龍公司的丙烯酸涂料,價格比傳統的油漆或聚乙烯醇涂料貴出不少,但與進口涂料相比,就顯得非常親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使用外匯,所以是可以大量供給的。
涂料開發出來了,如何銷售就成為一個新的問題。陳興泉的團隊擁有豐富的銷售經驗,但這些銷售經驗是從銷售小塑料制品中積累起來的,主要手段就是與客戶單位的領導吃吃喝喝,再加上堅忍不拔、唾面自干的品質,這樣的能力,用來推廣一種面向高端消費者的新產品,就有些不匹配了。
這時候,高敏主動提出,由她帶領一個團隊,去嘗試一種新的銷售模式。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