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環境的存在讓奇跡之城一直處在一種被壓制的狀態。
這其實是一種保護,從各個方面來說,這都可以說是保護。
但實際上,奇跡之城的范圍很大,至少不像是這顆星球這般小。
如果要形容所謂真實環境的形狀的話,那應該是一個不斷變動的環狀,它全方位的包裹著奇跡之城,以及附近的幾顆行星,還有太陽這顆恒星。
所謂的太陽系,在星空中正確的說法,是星區。
整個星區都處在真實環境的環繞下。
而在更久遠的時間之前,真實環境的范圍更大,至少在李天瀾的記憶里,最初時期的真實環境,足足籠罩著一個星域。
那個時候的世界還是初生狀態,是幼年的狀態,影響有限也就意味著擴張和侵蝕的范圍和能力都很有限。
整片星域,都是在上一個世界死亡后,羽族文明在世界死亡時留下的殘存。
那個時候這片星域雖然沒有生命,但卻生機勃勃,對于任何生物而,都是樂土。
只是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非常短,短的就像是不存在一樣。
從世界初生到世界意志蘇醒,世界開始以一種無限接近思想的速度膨脹,擴張,爆炸
真實環境的保護根本無力抗拒世界。
一個星域的保護范圍直接被壓縮了無數倍,變成了籠罩幾個星團,然后從幾個星團變成籠罩一個星團,又從一個星團收縮,籠罩一個星系,然后再次收縮,最終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只能籠罩一個星區。
真實環境每一次收縮,內部的保護力量都會加強,這很容易理解,畢竟需要壓制的范圍小了,那么壓制就會變得更加集中,同時也更加難以被世界發現。
這就像是一個人身上突然長出了一個疙瘩,疙瘩里面有了膿水,開始發炎,讓人感受到了疼痛,感受到疼痛后,第一選擇自然是要擠破這個疙瘩,讓里面的膿水全部流淌出來。
又或者,還是類比一個人
如果有個人突然朝著另外一個人吐了口口水,那么這個人第一反應會是什么?
跟對方打起來,或者吵起來,又或者忍氣吞聲,這都不是第一選擇,第一選擇,應該是先把口水擦掉,再選擇其他。
真實環境對于世界而,等于是一個人身上長出來的疙瘩,也相當于是被別人吐在身上的口水。
很明顯,明顯的能夠感受到疼痛,或者惡心。
最初籠罩著一片星域的真實環境,在世界眼里就是這么明顯。
而如今只是籠罩著一個星區的真實環境,則相當于那個疙瘩已經縮小了無數倍,膿水或許還有,但已經徹底的難以察覺,不止如此,甚至隨著傷口的愈合,長疙瘩的人都已經找不到那個疙瘩曾經在哪了。
它其實仍舊存在,但比起最初,卻已經小了太多,小的已經難以察覺。
一片星區的面積,對世界而,其能量小的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世界是人,太陽星區甚至連這個人身上的一個微分子都算不上。
如果一切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的話,世界根本就不會注意到真實環境的存在,更不會發現奇跡之城的位置,整個奇跡之城會隨著這次世界的終結而一瞬間成為塵埃。
這顆星球,包括太陽,都會隨著世界的終結徹底變成能量,然后隨著世界重啟,這里又會在真實環境的影響下變成一個原始的奇跡之城。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嚴格來說,其實也沒什么不一樣的。
奇跡之城被真實環境籠罩著。
但星空中的真實環境,卻并非只有一個,浩瀚的星空中,目前至少還有五個類似于奇跡之城這樣的地方,也就是六片星區,都在被真實環境籠罩著。
對于中立陣營而,真實環境籠罩下的地方,可以說是最好的地方。
因為星區在世界眼中太小,小的根本注意不到,那是因為世界的目光和意志都太過宏觀。
可在世界內部,對于一顆顆星辰,無數的塵埃而,奇跡之城卻是極為特殊的地方,因為特殊,所以足夠醒目,也更容易吸引星空中大量的塵埃,以及基本粒子,甚至是特殊的基本粒子。
更容易吸引基本粒子意味著什么?
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巔峰權限的強者,乃至至尊,所有東西在被毀滅后,都會變成基本粒子,換句話說,一根草和掌握著權柄的至尊,在被分解成基本粒子后,是沒有區別的,兩者最大的區別,只是在于排列組合不同。
而至尊和巔峰強者的特殊性在于,他們隕落之后,組成他們的基本粒子是固定的,連排列方式也是固定的,因為真實烙印的影響,他們的基本粒子不會跟任何東西融合,只會隨著時間無視距離慢慢組成崩碎之前的模樣。
這也就是回歸。
奇跡之城在星空中足夠醒目,更容易吸引基本粒子的聚合。
這也就代表著幾乎所有的巔峰強者,以及至尊隕落后回歸,都是在真實環境的保護下開始的。
在這里回歸,更快,更順利,也更加的方便。
世界不會注意到真實環境,但卻未必不會注意到掌握著權柄的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