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山神廟內更是有永壽村民親眼目睹。
“山神廟失火,燒死十二口人,更是有救火的四百余名附近村民為證。
“霍大人說我煽風點火,有何為證?”
霍剛無以對,只恨自家女兒太蠢。
姚天祥吩咐手下:
“去,把那十二具尸體帶回來,讓仵作開腹,仔細驗看。”
那名捕頭支支吾吾:
“這個,這恐怕……怕是做不到了。”
“為何?”姚天祥怒問。
“許是這十二人打翻了廟內燈油,周身著火,燒得極為厲害。
“說是焦尸,不如說是焦炭,一碰就碎,無法移動了。”
霍嫣然回過神,喃喃念叨:
“這下我闖了大禍了。怎么辦?我該怎么辦?”
厲蓁蓁突然想到什么,倒吸了一口涼氣:
“不好,郡主還寫了字據,落款留名,字據還在他們手上。
“若是天亮之后,他們幾百余人浩浩蕩蕩拿著字據前來報官……”
霍嫣然哭哭啼啼,滿腦子只有自己闖下的大禍,完全沒有余力去思考霍剛所謂的“煽風點火”。
“父親,救救嫣然,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沒想要燒死他們。
“是他們先誆騙我在先,我只是想要把物證尸體給偷出來,拖延他們追趕而已啊!
“我只是想要救宴蕪哥哥,我根本沒想到,會害死十二條人命啊!”
厲蓁蓁去攙扶霍嫣然,扶她坐好,安慰道:
“郡主放心,此事雖然鬧得很大,但好在有三位大人坐鎮;
“只要我們群策群力,總能想到一個穩妥辦法解決此事。
“三位大人,郡主是姑娘家,還未出閣,若是背上十二條人命官司……
“此事雖說與我無關,但多少我也算是牽扯其中,若是累及定北侯府的名聲,我也成了侯府罪人。
“所以還望三位大人想辦法扭轉乾坤,堵住悠悠眾口,保全官家顏面。”
說完,厲蓁蓁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湯泰安。
偏殿內三位官員,可以斷定姚天祥和霍剛是馬昱的人,這個新上任的京兆府尹湯泰安是否是馬昱的人,還是未知。
湯泰安稍加思索后,試探提議:
“大致情況,下官大概聽郡主和侯夫人講了。
“如若是尸體不是竇英桓,而是前任村長聶顯貴,那么便是郡主有所誤會;
“因誤會而引發后續一系列悲劇,導致過失害死十二條人命。
“此事涉及到眾多百姓,已經鬧大,怕是不好平息。
“如非要強行平息,堵住所有當事人的嘴,怕是不容易。
“日后走漏風聲,怕是更加麻煩,后患無窮。
“反之,如若這尸體果真就是竇英桓,是能夠證明溯王殿下清白的重要罪證;
“那么這群刁民明明已經開棺驗尸,發覺尸體是太監,被調換過,卻為了一百兩而顛倒黑白;
“他們非要霸占這么重要的罪證,不惜放任溯王殿下含冤而死,那么他們罪不容誅啊。
“為了霸占朝廷重案的罪證,與郡主為敵,因此而引發了悲劇,那么這個責任,怎么也算不到郡主頭上啊。”
霍剛和姚天祥交換眼神,并不表態。
厲蓁蓁暗喜,一來是因為這湯泰安孺子可教也,二來,他極有可能不是馬昱的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