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那對夫妻會是李工的家人,葛云雀不禁感慨命運的巧合,她忍不住為李工兒媳說好話,“聽說李工兒媳也是個醫生,本來休假了,知道同事過來援疆,再加上公公也在這邊,就一同過來了。”
背后議論人始終不是件正經事,葛云雀轉了話題,說道:“阿勒屯恐怕就屬米哈提大哥家的養殖場規模最大了,政府那邊應該寄予厚望,想要打造出養殖特色品牌,到時候推進全縣畜牧業的規模化和現代化。”
能者多勞,辦養殖場肯定是辛苦的,但米哈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以咬牙堅持。
周一,蘿珊去上班,人還沒到工位,就見她帶的西部志愿者姑娘沖她擠眉弄眼,手里還拿著一疊資料。
“今兒真是怪了,太陽也沒從西邊出來,你這么早就來了?”
志愿者笑道:“才放了兩天假,充滿電了上班可不得積極點。”
看著遞到手邊的資料,蘿珊好奇地看了一下,沒成想竟然是跟自己有關,怪不得這個志愿者小姑娘一副湊熱鬧的架勢。她把資料全都放在自己工位上,吆喝志愿者趕緊趁著大家伙沒來之前把辦公室打掃一遍。
“庫蘭。”蘿珊看著資料上的姓名,沒忍住念出聲,大嫂的名字。
她還年幼的時候,庫蘭就嫁到她們家了,這是一個非常勤勞的女子,像其他哈薩克女人一樣操持家務,照顧好所有家人。
蘿珊很感謝這個嫂子,她幫了自己很多忙,幾乎一手解決所有家務,還毫無怨。
表格上抬頭是補貼申請,蘿珊仔細看了一遍,幾乎沒有任何錯處,而且字跡清晰有力,這不是庫蘭的字,她猜測是葛云雀幫忙填寫的。從未讀過多少書的庫蘭,怎么能夠寫出創業補貼申請書。
“這不是在胡鬧嘛!”蘿珊眉頭緊蹙,她捏著表格,繼續翻看下面的紙張,誠然這些表格填寫得很完整,她始終覺得不夠穩妥。
哥嫂都到村子來了,卻沒有給她個消息,家里那么多羊全靠爸媽照顧,還有個一歲多的小侄女,他們怎么忙得過來。
她將那份申請表放在一旁,看時間還早,出門打了通電話,約庫蘭吃午飯。
“行,我等你下班。”庫蘭二話不說就應承下來,等掛斷電話以后,她才想起自己還沒跟蘿珊商量要開餐館的事情。
她的手還沒好透,沾了水會發炎,看來還是得出去吃飯才行。
況且,她還沒想好要怎么面對巴爾塔。
葛云雀出去上班,庫蘭還在她租住的房間里,幾經思考后,庫蘭還是決定先回店里一趟,巴爾塔始終是她孩子的父親,兩個人得商量好才行。
出門的時候,庫蘭鎖上院門,她將鑰匙貼身放好,周圍的院墻和街道都修補改造好了,灰塵少了許多,她滿是艷羨,希望以后自己能在這里安家。
萊勒木一家是有遠見的,雖然不住在村子里,卻還是保留了房子,不像他們連個穩定住處都沒有。
只能回草原,那么遙遠,離學校也不方便,她的兒子葉德力讀書還得借住在蘿珊的夫家。
休假期間堆了很多事情等待處理,再加上很多合作項目要推進,蘿珊忙得腳不沾地,一上午幾乎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她剛坐下來一會兒,又有人叫她來處理事情。
“來了來了。”有村民來處理業務,她趕緊過去。
幾分鐘后,袁松書記來辦公室取東西,拿走后見她桌面上有份申請表,順手取走,拿去蓋章。
“哎,書記!”
袁松看向另一邊桌子后的志愿者,“怎么了?”
“沒事,我就喊喊,您先忙。”志愿者小姑娘看見袁松拿走了她早上的那份創業補貼申請表,是蘿珊的娘家嫂子提交的,交給蘿珊的時候,她表現出的情緒可不太對勁兒,像是不知道這件事,還真摸不準到底怎么想的。
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小姑娘也就沒多說了。
反正領取補助是好事兒,再則說本就是遞交上來的資料,總不能就這么被壓下去吧。
袁松嘖了聲,讓志愿者小姑娘趕緊把一些電子版材料打印出來,整理好放在文件夾,少偷懶,他工作忙得很。
“我才搬了十幾箱日常用品到庫房里,就不能讓我歇歇嘛。”小姑娘抱怨道,她一大早過來就打掃衛生,把桌子全都擦了一遍,又挨個茶壺添熱水,還搬了這么多紙箱,累得兩條胳膊上的肌肉酸脹得很。
袁松看了她一眼,沒說話。
看樣子是能夠歇會兒,小姑娘回自己工位刷會兒手機,抬頭道:“袁書記,咱們村務平臺上多了些功能,我剛才看到有人在賣自家的牛肉,還挺便宜。”
她平常經常使用這個小程序,有什么動態就隨手發布,喜歡試用新功能。
“便宜你就多買點。”袁松正在核對邀請來參會的阿勒屯村行業帶頭人,基本上都是葛云雀拉在群里的那些群友,他們平時工作都很忙碌,很少有空閑時間。
趁著這次開會,要把相關政策和任務說清楚、講明白,爭取能在年底就達到一定的目標。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