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時序看著她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個頑劣的孩子。
聞熹看著面容年輕,內里靈魂卻令她格外熟悉地應時序,一時間都有些感嘆的恍惚。
這就是年輕的應時序和以后的應時序之間的區別。
相處地太久,只要應時序愿意裝,他太懂得聞熹會喜歡怎樣的人。
每每聞熹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又總能打一巴掌給一顆糖。
聞熹就在這樣的糾結之中生生浪費了一輩子。
那個時候的她總想,哪怕應時序真的沒有那么喜歡她,可他們相伴了一生,這一生這么漫長,總有那么幾個時刻,他是真的喜歡自己的吧?
可似乎沒有。
就像此刻,他說的這些話,真的是出自愛嗎?
不過就是知道家和孩子是聞熹最舍不下的東西,所以才故意說出這些,這樣就能把罪責都按在她的身上,她是罪人,他卻一身干凈。
是啊,明明被生生氣死的是她,怎么現在還要怪她不該生氣,不該死,不該讓孩子們難過了?
他在她面前,永遠這么高高在上,有恃無恐。
聞熹感到荒謬的甚至有些想笑:“應時序,你別是裝了一輩子,裝得連自己都信了自己這些鬼話吧?孩子難道是我一個人責任嗎?”
上輩子聞熹死了,自然看不到,也不會知道后面又發生了些什么。
要說難過,或許是有的吧。
最起碼孫子還小,不明白大人之間的彎彎繞繞,或許還會真心為她難過。
至于應時序和兒子。
他們究竟是在難過聞熹的逝去,還是難過自己失去了一個免費的保姆呢?
否則又怎么還能說出這么道貌岸然的話來指責她?
他們沒有哪一瞬間看得到聞熹的付出,看不見家里為什么每天都能保持整潔,臟衣簍里的衣服怎么會干干凈凈的掛在衣柜里,只要回家就會有熱氣騰騰的飯菜......
她所做的一切,他們通通看不見,并視為理所當然。
在他們眼里,她始終是個沒文化,沒見識,除了待在家里做家務,就什么都不會,離了他們就活不了的人。
應時序的神情有一瞬的崩裂,還有些許的不敢置信。
在記憶中看到的那些,因為并不是他親身經歷,所以總還是讓他感到陌生的。
可現在親耳聽見聞熹說出這些,應時序怎么著也該明白過來了。
聞熹是真的放棄他了。
應時序深吸一口氣,似乎也是被聞熹的頑固氣笑了:“好,好。聞熹,你記好,是你先放棄這個家的,以后,可別來怪我。”
原本應時序想著,即使這輩子的他選擇了孟希彤,因為上輩子的感情,他也多多少少會幫襯著聞熹一點。
在應時序的眼里,聞熹就是個在家里做了一輩子家務,吃白飯的那個聞熹。
這樣的人,離了他,又能有什么好日子過?
除了他,又還會有誰愿意和這樣一無是處的女人共度一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