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話不是這樣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李商城憂心忡忡道。
他試著勸說皇甫焌:“王爺,這地動災情一事,在下定會協助王爺好生去處理,只是瘟疫天蠱一事,還請王爺也盡量避而遠之。”
李商城是個書呆子,雖做官了,可城中財政并非他管,地動之際,特意去過庫房,當真是沒銀子了,這才無奈之下,無法管那些房屋坍塌的百姓。
如今既知曉銀錢被貪沒,皇家又派人過來了,貴州城既有銀子,他便理所應當覺得,需要為百姓做事。
“父皇憂心災區子民安危,特意拍我跟慶王親自前來,若本王之管地動之事,對深處瘟疫中的百姓不聞不問,父皇定會怪罪。”皇甫焌找了個借口。
適才李商亭還試著勸說,如今皇甫焌搬出來了皇命,他一個地方小官,哪里還敢造次,只好垂頭應下:“臣下一切聽寧王指揮。”
“先把受災地點、人數,受災時間、所缺物資一一羅列成冊,本王要先審,隨后再親自定奪所去之處,今日乏了,你先回。”皇甫焌命令道。
李商亭如釋重負:“王爺您好好休息,下臣先行告退。”
根據皇甫焌的猜想,慶王怕是要過幾日才能來到貴州,沒想到的是,慶王在元一道長的幫助下,走的是一條,修行人才走的近道。
雖然是要爬一座山,可路程卻近了一倍不止。
只在皇甫焌到達的第二日,慶王就已經來到了貴州城外的災區梨花鎮。
李商城得知慶王來了后,一個頭兩個大,心里暗自嘀咕:這兩位王爺,怎就不一起來,昨日見了一個,今日還要見也是頭疼。
不僅僅要見,還要立馬去地動之地。
一個王爺先入城,一個王爺一來就去地動的城外,他們兩個看似,好似后來的那個慶王,更加關心百姓似的。
李商亭腦子里各種思緒紛飛。
“老爺,慶王一來就去災區,這是好事啊,災區的百姓,定得不少物資,您怎么還愁眉苦臉的?”李夫人把丈夫的官帽遞了過去。
李商城接過,嘆氣愁眉道:“夫人啊,這寧王跟慶王都來了,一山不容二虎。我雖跟京都官員交集不多,卻也知曉皇家的一些事,只希望這兩王爺,真心是來處理災情的。”
他音樂感覺,事情沒有表現看見的那樣簡單。
李夫人不安追問:“可是哪位王爺,有私心?”
他也心煩著,接過夫人手中的烏紗帽:“此事你就莫要管了!”
戴上帽子,神情肅然的離府,連忙去往寧王所在的梨花鎮而去,馬車緊趕慢趕的,出城后走了一個時辰,總算是到了。
扶容第一眼見到貴州城守之際,心里想的是:這人,瞧著怎么那么像教書先生?竟是城守。
看他年歲,月末三十五上下,據聞已經在這里做城守有七八年了,原本在京都也做過小官。為官這么多年,臉上一絲奸猾之氣都沒,甚至還有點憨憨的氣。
她猜想,若非他是扮豬吃老虎習慣了,便是運氣當真好,沒被官場上那些狡猾的老狐貍給當墊背的。
“下臣,拜見慶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