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相對比較客觀的觀點,沈東一直在琢磨到時候怎么回答下來調查核實的媒體記者,此時心里已經有了對策,“這是發展中的問題,再說了,誰說農民就非要種地,城里人不種地不照樣活的很好嗎,只要農村發展了,農民腰包鼓起來了不比什么都好?還有現在的發展趨勢是農業必然走上集約化發展,將來只會有少部分農民種地,這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桃花源景區落戶高莊村,高莊村的老百姓只會跟著受益,所以我覺得記者只盯著土地被流轉這樣的問題,眼光太狹隘,是鼠目寸光,我們也不能因為這一點就因噎廢食,王書記,你說呢?”
王美蘭聽著沈東的回答,對沈東長遠的發展目光很是欽佩,笑著豎起了大拇指,“說得對,發展中的問題,這個定位很高明。”
兩人聊了十多分鐘,李紅太辦公室的人出來后,沈東才敲門進了李紅太的辦公室。
李紅太見沈東來了,招呼他坐下,開門見山道,“《南湖農民報》上那篇文章看了嗎?”
沈東點頭道,“看了。”
李紅太瞅了一眼攤開在辦公桌上的《南湖農民報》,道,“我剛看了這篇文章,里面的觀點很尖銳啊,你來之前陸書記和陳縣長先后都親自給我打電話了,就這篇文章可能會引起的情況做了幾點要求,對于這篇文章,小沈你有何感想?”
沈東毫不掩飾對寫這篇文章的記者的厭惡,“簡直是胡說八道,寫這篇文章的記者是瞎幾把寫,不知道是何用心。”
李紅太一聽沈東這樣評價,平和地說道,“文章我看了,我看也未必全都是瞎寫,比如說這次桃花源景區項目征地,高莊村有一部分老百姓的土地全部在征地范圍內,的確是沒有了土地可種,現在記者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這個尖銳的問題,我聽陸書記和陳縣長說,這篇文章的反響很大,就連南湖日報也可能會派記者下來調研這個問題,如果記者下來,你們高莊村怎么應對?”
沈東認真地說道,“農民從土地中脫離出來,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鄉村要振興,農民要致富,發展是硬道理,桃花源景區建成后,按照協議每年都會給村里分紅,這筆分紅,村里自然也會分配給全體村民,農民種地是為了養家糊口,但如果能從桃花源景區這個項目中得到實惠,賺到錢,種不種地都無所謂。”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