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著御花園里生機盎然的花團錦簇笑著說道,“眼下乃是寒冬,整個京都城里,除了御花園,只怕再找不到這樣的美景。”
“江姑娘是聰明人,應該明白哀家的意思吧。”
太后是想告訴江錦,聞凱云是皇室的親眷,一日是一輩子是。
就算聞凱云回了侯府,他也依舊是皇上的侄子,她的外孫子。
只要有她們在,聞家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將聞世子如何的。
江錦很欣賞太后的霸氣,于是干脆把話題挑明,“回到聞家,做聞家下一任的家主,確實是一個好去處。”
“可太后從小教導聞世子,真的甘心讓他一輩子住在聞府做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嗎?”
“如果陛下膝下有合適的儲君人選,此事確是不能多想,可眼下陛下膝下并沒有合適的儲君人選,太后就真的沒有考慮過讓聞世子……”
“住口。”
太后不悅的打斷江錦的話,“是顧長臻派你過來的?”
“是,也不是。”
江錦回答道,“是如今的形勢讓義兄有了這樣的想法,不過義兄不好出面與太后說此事,所以民女就代勞了。”
“你的意思哀家知道了,你可以走了。”
就在江錦以為太后或許生氣,或許對她的提議有些興趣,總之太后應該說點什么的時候,太后卻對她下了逐客令。
江錦不解的看向太后。
“虞城一戰,太后真的沒什么可說的嗎?”
江錦詢問,太后卻說,“哀家老了,不想再過問這些事情。”
“好了,你若是再不走,就休怪哀家不客氣了。”
太后叫來貼身嬤嬤,嬤嬤上前去拽江錦的時候,江錦不死心的大聲說道,“太后真的不在乎燕朝的子民了嗎?”
“虞城戰亂三年,民不聊生,死傷無數。”
“這一次是義兄運氣好,得了勝仗,可誰知道下一次有沒有這樣的好運,燕朝有沒有這樣的好運。”
“一個國家的繁榮與衰敗,最先體現在百姓身上,太后從前說過的,想要看天下太平,想要看百姓安居樂業的。”
“這些話,太后都忘了嗎?”
顧長臻和江錦說起太后說過的這些話時,江錦便覺得太后不是尋常女子。
她有大義,有憐憫之心。
上位者,確實需要這兩樣,可很多人在登上那個位置后,便漸漸的忘了他的責任和初心。
難道,太后也忘了自己的責任和初心了嗎?
“放肆。”
太后沒想到江錦居然膽大包天到如此地步,不悅道,“哀家之所以沒有在一開始就趕走你,便是看在顧長臻護住了虞城的面子上。”
“可如果你再冥頑不靈,那就別怪哀家不客氣了。”
江錦固執的站在原地,不管嬤嬤怎么拉扯她,她都不肯離開。
太后難得看到如此固執的人,突然氣笑,“你和顧長臻真的是義兄妹?”
“一個沒有血緣的妹妹,卻能為了一個男人做到如此地步,若說你對他沒有別的情誼,哀家可不相信。”
“江錦,哀家看你是個不錯的姑娘,好心提醒你一句,像顧長臻那樣的人,不是你能惦記的。”
江錦早就知道她和顧長臻身份懸殊,不會有未來。
可眼下聽到太后如此直白的警告,心里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太后難得看到她吃癟,轉變了態度,“你問哀家有沒有那個心思,那哀家來問問你,顧長臻可有這個心思。”
太后試探江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