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浩是很喜歡沈芳的,要不也不會早早訂婚,還愿意等著她。
正常來說,他們農村娃,只要不是家里太窮,或者一些特殊原因,這個年紀都該談婚論嫁了。
有的女人甚至孩子都生了。
劉大浩和沈芳,按說今年年初就該結婚,但沈芳家情況特殊,她只有一個十四歲的弟弟,父母年紀大了,又一身病。
她就是家中頂門立戶的長姐,因此才提出等弟弟大點,晚一年再結婚。
至于像楚陽這種,他是壓根不想找,只要放出話去,十里八村的媒婆能把他家門檻踏破。
“只能這樣了,拖著唄。”劉大浩嘆了口氣,拿出了鋁飯盒,“來來來,吃我媽做的紅燒肉。”
“我靠!你小子還真帶了啊?”
楚陽搖搖頭,拿出報紙來看。
“陽哥,你也吃啊?”
“我不吃,你們吃吧。”
就兩個小時的車程,他還不想吃東西。
火車開起來聲音很大,車廂里也很熱,氣味很難聞,依舊阻擋不了少年們的熱情,幾個人盯著窗外的風景,吱哇亂叫著。
只有楚陽,一直安安靜靜地看報紙。
天色漸漸暗下來,劉大浩等人也沒能安靜下來。
好在,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火車在京市西站停靠,四個少年拿上行李下了火車,期間,楚陽還幫一個頭發花白的老爺子拿了行李,一路把他送出站。
換來操著京市口音的一家人的感謝。
此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楚陽轉頭回去緊接著又買了去羊城的火車票。
“距離下一班車還有兩個小時,你們別亂跑。”
叮囑了一句,他就又掏出一本書來看。
“你咋老看書啊,陽哥。”劉大浩撓撓頭,“我記得,你也不是啥愛學習的人啊。”
楚陽動了動身子,淡淡道,“鋼鐵廠林工給的,讓我研究研究。”
他懂得那些知識,是上輩子在鋼鐵廠干活時學到的經驗,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對很多東西都不了解,要說論專業知識,還得是林工。
劉大浩哪知道什么林工,只看了一眼就不關注了。
還是京市的火車站更吸引人。
“京市不愧是咱的首都,連火車站都比咱那邊好了無數倍。”
楚陽沒管他們,京市繁華,那不是肯定的嘛。
丘縣雖然離京市近,還有石油,但說到底還是個小縣城,老,破,舊,絲毫沒有沾上一點京市的光。
那些不適合在京市發展的工廠,后來都轉移到了冀州市,這才造就了后來養活無數淀邊村的玻璃纖維廠。
他也在纖維廠干過一陣,又有污染,又扎手,很是辛苦。
不過那都是后話了。
兩個小時后,火車進站,楚陽叫上劉大浩他們,扛著行李擠上了火車。
這列火車比之前那個還擠,環境更差。
老是他們這種精力旺盛的大小伙子,也是一臉菜色。
火車緩緩開動,楚陽看著窗外的景物飛速后退。
不知李柔是不是在這座城市........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