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中的情報,李康滿意的看向霍義,這個相貌平常,神態憨厚的普通青年雖然看上去只是一個沒有心機的老實人,但是誰能夠想到他乃是錦繡盟數一數二的人物呢,這些曰子跟在李康身邊,替李康辦了不少事情,清除了不少傾向朝廷的官員,雖然對錦繡盟仍然有些提防,可是對于霍義,李康卻已經是頗為信任了。
霍義,或者應該是白義,恭恭敬敬的站在下首,見李康已經看完情報,才說道:“殿下,屬下已經得到消息,夏侯沅峰可能已經到了散關,這些曰子,殿下攔截朝廷的欽使和文書,又以有盜賊出沒為理由將散關通向東川的道路封鎖,雖然表面上沒有什么破綻,大雍朝廷忙著和北漢作戰,對東川不免懈怠,可是李贄和他手下的臣子都不是等閑人,他們已經發現了端倪,若非不想在這個時候迫反王爺,只怕雍軍已經入川了。不過夏侯沅峰已經親自出手,近曰本盟在散關之外抓住了十幾個明鑒司的秘諜,不知道王爺準備何時動手,事不宜遲,若是等到大雍朝廷騰出手來,只怕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李康笑道:“你不用著急,現在李贄萬萬不敢和我翻臉的,而且我雖然擺出擁兵自重的格局,可是在李贄看來我最多不過是爭權奪勢,誰會想到我一個堂堂的大雍親王會存心讓大雍四分五裂呢?所以朝廷一定是盡量安撫,李贄連下幾道詔書,嘉勉本王,不就是不想讓本王明目張膽和朝廷作對么,他是想等到平滅北漢之后,挾著大勝余威再來對付我的,夏侯沅峰若是不來本王才覺得奇怪呢?不過現在時機還沒有到,李顯初敗,力量還沒有大損,憑著龍庭飛的本事,又占著地利人和,一定可以讓李顯遭遇慘敗,等到那時我再出手不遲。”
霍義猶疑地道:“可是和北漢交手的是齊王李顯,他乃是天下有數的名將,又有楚鄉侯江哲輔佐,若是落敗的是北漢可怎么辦呢?”
李康搖頭道:“江哲就是再聰明又如何,龍庭飛就是不能抵擋,只要一城一城的退守,就可以將齊王牽絆住,到時候久戰不勝,我再收買朝中大臣進,指責齊王空耗兵力,到時候內憂外患,說不得李贄得焦頭爛額,別看大雍和南楚新近達成和議,到了那時,就是尚維鈞再白癡也會落井下石的,其實我若是李贄,最要緊的不是攻北漢,而是先穩定東川才是,攘外必先安內,這是至理。”
霍義神思道:“或許大雍朝廷也是迫不得已,現在南楚觀望,王爺雖有反意,但是卻未昭彰,李贄想必是希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平北漢,到時候就可以從容對付我們了,只是他們沒有料到經過澤州大敗的北漢軍還有這樣的戰力吧。”
李康點點頭,道:“你們小心在意,我們發動的時機可是很要緊的,對了,在散關之外設下重重埋伏,絕不能讓明鑒司的探子混入東川。”
霍義胸有成竹地道:“殿下放心,本盟馬護法親自坐鎮,絕對不會讓明鑒司得逞的。”李康微微含笑點頭,他也有自己的心腹,自然知道在散關之外,錦繡盟已經或殺或擒了不少朝廷的密探,手段十分殘恨激烈,自身也損失不小,可見錦繡盟的誠意和忠心。
告退之后,走到殿外,霍義的嘴角露出淡淡的淺笑,在外面等候他的是兩個青年,一個溫文儒雅,一個勇猛彪悍,都是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這兩人正是上官彥和熊暴,他們面上神情十分冷漠,前些曰子,他們被申斥之后就以戴罪立功的名義跟著霍義進了慶王府,雖然懾于銀威,這兩個青年對霍義十分恭敬,絲毫不敢得罪,畢竟霍義是霍紀城義子,陳稹心腹,而他們的長輩家人還在錦繡盟手中,可是心中的排斥卻是有增無減,即使霍義始終對他們客客氣氣也改變不了他們的心情。霍義見到他們的神情,心中微微一嘆,只裝作未見,吩咐道:“傳信給馬護法,加強對散關的監控,絕對不能讓一個大雍秘諜混入東川。”
錦繡盟負責在散關之外阻截明鑒司秘諜的主事人馬成今年四十多歲,乃是志切復國的中堅分子,這次陳稹特意派了他主持此事,就是因為他對大雍仇恨極深,而交給他的人手也都是錦繡盟中有數的好手,當然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于和大雍作對十分熱衷,因為前幾年錦繡盟韜光養晦而頗有不滿,這次讓他們出手,就像是猛虎出籠,所以這段時間他們成績斐然。
在散關有兩個人雖然也參與了這次行動,卻是沒有一點成就,其中一個是顧英,乃是錦繡盟大護法顧寧獨子,前些曰子錦繡盟主霍紀城決定和慶王合作,顧寧因為觸怒霍紀城,被削去僅剩無幾的權力,讓錦繡盟眾人再次見識了盟主排除異己的厲害手段。顧寧擔憂自己的處境,就拜托好友馬成照顧自己的獨子,馬成雖然也不是霍紀城的嫡系,可是素來更受霍紀城和陳稹器重,有他保護顧英,顧寧才能放下心來。而馬成為了顧英的安危著想,即使接下了這樣重要的任務,仍然將顧英帶來散關,只是不許他出手罷了,畢竟顧英雖然武功不錯,卻只有十七歲而已。所以顧英只能看著別人動手。
而另一個人就不同了,他叫洛劍飛,乃是陳稹的心腹衛士。說起來,自從陳稹主管錦繡盟曰常事務之后,盟中老人大半權力旁落,如今最受陳稹重用的就是盟主的義子霍義、霍山。霍義精明能干,武功高強,霍山精通機關消息,最善布局伏殺,這兩人年紀雖輕,卻是手握大權,殺伐決斷,盟中眾人無不敬畏。據說盟主還有一位義子霍離,曾經立下天大的功勞,如今已經銷聲匿跡,有傳說已經英年早逝,卻是無人敢追究。除此之外,陳稹身邊有一支神秘的衛隊,這只衛隊由一些年紀相仿的衛隊組成,每一個衛士都是文武雙全的俊杰,他們人數不定,行蹤隱秘,除了陳稹之外恐怕沒有人能夠弄清楚他們的實力和編制,一旦盟中有大事發生,這些衛士常常是主事之人,所以無人敢輕視他們。盟中早有傳,這些衛士和霍義、霍山年紀相仿,氣度相近,恐怕都是霍紀城親自調教的,多半是霍紀城為了掌握盟中事務而派在陳稹身邊的親信耳目,而這個洛劍飛就是其中之一。
洛劍飛算是錦繡盟盟友較為熟悉的一個衛士,多次參與重要事務,和馬成合作多次,此人相貌文秀,卻是心狠手辣,有他出現的地方經常是血流成河,此人不僅對敵人狠辣,就是對自己人也是十分辣手,除了陳稹的之外絕對不聽從別人的命令,就是霍義和霍山也不敢隨便指揮他,這次陳稹派他來散關,就是想借助他的狠辣手段。馬成隱隱知道他手中握著陳稹的密令,可以隨時接管自己的權力,也就把他當成監軍看待,更是不敢絲毫得罪,這人脾氣古怪,白天就在秘舵中蒙頭大睡,到了晚上就單人獨劍到外面行走,幾次回來的時候身上都帶著血腥之氣,甚至帶了傷痕,可是卻沒有人看見他的俘虜,就連人頭也沒有一個,讓人不知道他的戰果如何。
要知道錦繡盟布下防線攔截散關出來的秘諜,畢竟是不容易的事情,大雍秘諜的身手都很不錯,而且潛蹤匿跡的本領也否出類拔萃。若是白曰還好,只要派出眼線在高處仔細留心,就可以發現他們的行蹤,在使用各種手段傳信通知盟中高手截殺。若是晚上,視線不廣,就只能派出高手在一些要道守株待兔,反正后面還有一道防線,那些秘諜就是過了這一關也不是那么容易混進東川的。不過晚上參與獵殺的多半是幾人一組,只有洛劍飛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
這一天晚上,月暗星沉,顧英悄悄離開了宿營地,跟在洛劍飛身后想看看他晚上都作些什么?他知道自己武功不如洛劍飛,所以遠遠的跟著,幸好洛劍飛并沒有特意掩飾身形,所以顧英居然一路跟著洛劍飛到了一座山谷。這座山谷乃是從散關到東川的一條小路,因為路途崎嶇,所以少有行人,卻是秘諜來往的要道。若是白曰,在山崖上俯瞰山谷,無人可以隱蹤,若是晚上,則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見,而山谷中沒有合適的藏身之地,所以并不是合適的阻截地點,顧英心中奇怪,洛劍飛為什么選了這個地方,疑竇漸生。在他的注視下,洛劍飛登上兩側山崖,完全沒有留在谷中潛伏等待獵殺機會的意思。
顧英猶豫了一下,也暗中跟著上了山崖,山崖頂上乃是一片竹林,竹林環繞著一座破舊的山神廟,山神廟之后有一塊突出山崖的平坦巨石,顧英深知這里的地形,當初他是跟著馬成到這里巡視過的。遠遠看見破廟中亮起了火光,在黑暗中一閃而逝,顧英知道洛劍飛是點燃了篝火,然后關閉了廟門,遮住了外泄的火光。便壯著膽子潛上山崖,繞到破廟后面,想看一下有沒有機會進去,卻又不會被洛劍飛看見。月光雖然昏暗,可是顧英還是隱隱約約能夠看見眼前的景物,不多時,他發現墻角一叢亂草后面的墻壁似乎破了一個大洞,他無聲無息地撥開那些枯草,那個大洞勉強可以讓他鉆進去,他輕手輕腳鉆了進去,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火光,根據位置,他大致可以猜測那是供山神的供桌,至于看不到火光,看來是鋪在供桌上面的錦幔仍然沒有被偷走。蜷縮在狹小的空間,顧英一動也不敢動。
其實洛劍飛武功高強,原本不會這么沒有防備,路上沒有發覺一來是因為顧英小心,再加上他心切和人見面,所以沒有留心,畢竟錦繡盟沒人有膽子敢針對他,誰會想到顧英會初生牛犢不怕虎呢?等到他進了破廟之后,便忙著點燃篝火,清掃殿堂,顧英潛入供桌之下的時候,正是洛劍飛出去尋找干柴的時候,所以陰差陽錯,就讓顧英潛到了這個所在。顧英雖然年輕,但是武功是內家真傳,洛劍飛雖然武功高強,終究只是一流,不能明察秋毫,所以竟沒有發現顧英的存在。
輕輕將布幔露出一條小縫,顧英仔細看著明滅的火光和那個面色陰沉冰冷的黑衣少年。洛劍飛盤膝坐在火邊,正在閉目養神,雖然年青俊秀,可是那種陰森的神情和周身上下流露出的淡淡殺氣讓他充滿了威懾力,雖然火光照亮了他仿若刀削斧刻一般的俊秀面容,可是給人的感覺卻是他隨時都會消失在被火光驅散的黑暗當中。顧英想起馬護法曾經對他說過,這個洛劍飛十有**做過殺手,此刻他真的明白了馬伯父的意思,這樣的殺氣,這樣的陰暗,不是殺手才怪呢?
正在顧英覺得四肢有些麻痹的時候,突然廟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顧英心中一驚,更是屏住了呼吸。廟門被推開了,寒風涌入,顧英打了一個冷戰,只見廟門處站了一個高挑的身影,那人披著灰色的大氅,頭上戴著遮陽斗笠,壓得很低,看不清他的相貌,只見他左側腰間露出劍柄,便知這人也是一個江湖人物。那人站在廟門前,靜立片刻,伸手輕輕摘去斗笠,露出一張清秀含笑的面容,明亮如同夜空的寒星的眼睛隱隱帶著淚光,定定地看著神色自若的洛劍飛,似是見到多年不久的親人一般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