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啟山和大當家擁抱了一下,再重復大當家的話:“勿相忘,有空進京找我,我們去京城最好的酒樓喝酒!”
李玉嬌也和眾姐妹們難分難舍。
于媚娘擔心她路上餓著,給她備了許多臘肉,甚至還有驢肉干。
還有另外幾個夫人,都給小樺寧做了不少小衣裳,有些都能穿到六歲了。
于媚娘抱著小樺寧,看著小樺寧那張粉嘟嘟的臉,看著看著就落淚了:“這孩子都還沒認得大姨娘呢,就又要分別了。”
小樺寧為了表示自己認得她,于是咧開嘴笑了笑,露出還沒有長牙的一張小嘴,口水都跟著笑出來了。
于媚娘又笑起來了。
眾人哭哭又笑笑,笑笑又哭哭,直到大家都乏了,這才散了。
……
老皇帝之所以這么急著召荊啟山回京城,是因為原兵部尚書突然中風,現在口歪眼斜,太醫看了說時日無多。
但兵部的事不能耽誤,需要立刻有人頂上。
一開始老皇帝也頭疼尚書的人選,不是沒人可選,而是可選的人太多。
要么是皇后推薦上來的,要么是二皇子的人推薦上來的,還有一些所謂的中立派,可實際早已經站隊的人。
老皇帝今年快六十了,自古以來當皇帝的都短命,群臣都希望他立儲君,可他子嗣少,幾個兒子又不堪大任,他立誰都難。
這事就一直拖著。
現在兵部尚書這么一個重要的位置空缺了,下面的原形畢露,都盯著這位置。
兵部尚書嘛,自然要精通用兵,最好立過軍功的,又最好是不參與黨派的。
于是老皇帝就想到了荊啟山。
雖然不少大臣反派,說荊啟山尚年輕,怕是不能勝任。
老皇帝就道:“他立軍功的時候,你們怎么不覺得他年輕?他駐守西南,同時把西南振興起來的時候,你們怎么不覺得他年輕?”
眾人無語,于是圣旨就下了下來。
……
帶著孩子長途跋涉,總歸是累的。
荊啟山也坐到了馬車里,和李玉嬌一起照顧小樺寧。
馬車搖搖晃晃,李玉嬌心事重重。
“娘子可是累了?”荊啟山問。
李玉嬌不由地抓住荊啟山,再把他的手放到自己的胸口,隨后道:“我有點慌。”
“娘子不愿意去京城嗎?”荊啟山問。
李玉嬌道:“雖然去京城你是升官了,可你站的位置越高,周圍不懷好意的就越多,京城雖繁華,可京城也是漩渦的中心,夫君,我害怕……”
荊啟山不由地握緊了她的手:“娘子,你相信我的能力,我一定會保護好你和孩子的。”
就京城那些人,上輩子就不是他的對手,這輩子還能翻了天不成?
李玉嬌倚在他懷中,還是有許多的擔憂。
不光京城是權力的修羅場,還有各種紙醉金迷。
……
因為有孩子,所以他們行程不快,走了二十多天才到京郊。
那夜同樣是住在驛站,李玉嬌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突然被荊啟山叫醒:“娘子,我們要趕路了。”
李玉嬌睜開眼睛,發現天還沒亮,到處都黑乎乎的:“趕路?現在?”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