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啟山等人已經掃蕩了戰場,收復了丘寧縣后,他們獲得了一大批糧草,軍營就又要往前移一移了。
下一個目標是樺臺。
“丘寧、樺臺,都曾是大祈朝的領土,現在被西陵國這些狗賊占著,我們務必要收回來,否則枉為大祈朝男兒!”
營里的慶功會上,宋將軍正在給眾將士鼓舞士氣。
“丘寧如今已經收回來了,相信樺臺也很快就可以收回來了,到時候軍中所有人都可以加軍功,個個都有賞!”
將士們聽了士氣自然高漲。
唯獨荊啟山在默默地喝著酒。
上一世他已經到過頂峰,這些話對他已經沒有什么刺激了。
他現在就是想著如何不讓將功被篡改。
不管上一世還是這一世,攻城都是他的首功,但上一世的首功是丁啟,畢竟荊啟山是在他的麾下。
上一世的荊啟山在這個時候還不是五品將軍,只是一個六品護軍而已,被冒領軍功非常正常。
只要寫軍報的人在捷報上稍作修辭,例如:“丁啟一師勇猛無敵,率麾下荊啟山等將軍破城”,那么,首功就是丁啟的。
見眾人都醉醺醺的了,荊啟山便拎著一壺酒,找到了軍中的軍師龐樂和,與他推杯換盞。
并趁機套話。
“軍師,上報朝廷的奏表你可寫了?”荊啟山問。
“寫了,已呈宋將軍批閱。”軍師李護道。
“可否讓我一閱?”荊啟山問。
李護笑道:“將軍閱過的奏表,其他人就不能再看了,再說奏表上陳述的全是事實。”
奏表與捷報不同,捷報會第一時間發回京城,只說這場仗贏了,具體是怎么贏的,還要看后面的奏表。
奏表很繁瑣,會陳述作戰前后,某個時辰,由誰來攻城,都會寫得清清楚楚。
皇上看了奏表,就能知道戰場上具體發生了什么事。
按理說是不能作假,但文字可以。
例如“丁啟率麾下荊啟山破城”,這個事實說不對,但也對。
但這次攻城,明明是荊啟山先攻,寫成“丁啟的麾下荊啟山破城”才最合適。
荊啟山見李護不愿意給他看奏表,他不由地摟過李護的肩膀:“軍師,聽說你妻子在京城開了一間布坊是吧?”
李護臉色不禁大變:“你怎么知道?”
朝廷六品以上官員的家屬是不可以在外面做生意的。
這個李護的妻子不但開了布坊,還有賭莊,是在十年后才被查出來的。
荊啟山笑了笑:“你說,要是朝廷知道你妻子的事,你這軍功還要不要呢?”
李護不由地問:“你為什么要看奏本?”
“軍師這么聰明,還能不知道?奏本我其實可以不看,但是,我希望軍師的奏本絕對真實,若我在這次大戰沒有軍功,那軍師的秘密可就全城皆知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