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營忙著,調整“百曉閣”和“索命閣”,以達到激發人族各修仙勢力的矛盾,使得整個人族區域更加混亂。
    這個時候,商生暗中操控的“逸云商會”,也沒有閑著。
    在善營秘密離開軒轅殿后,后腳商生也秘密離開了。
    這一日,商生負手立于獨孤城門前,目光掠過城墻上斑駁的符箓痕跡,最終落在街角那片青瓦灰墻的店鋪上。
    \\\"五十八雜貨鋪\\\"的匾額歷經風雨,卻仍在仙城與凡城交界的喧囂市井中穩穩懸著,仿佛一枚嵌入塵世的暗棋。
    這間看似普通的鋪子,實則是軒轅殿深埋人間的財脈樞紐。
    表面上,它是往來修士歇腳的茶點鋪,販售靈米、符箓與凡俗器物;
    暗里卻連通著橫跨人族疆域的\\\"逸云商會\\\"——作為逸云商會建會元老,雜貨鋪的分支如蛛網般蔓延至各族地界,即便是靈波海魚人族的海城下、南方木族的赤水河畔,亦可見同名商號的幌子在風中招搖。
    尋常人只道這是富甲一方的商業產業,卻不知每間鋪子的掌柜皆身著軒轅殿暗紋服飾,賬冊里藏著的不是銀錢流水,而是靈礦開采、情報交易的密語。
    商生負手邁入鋪中,銅鈴輕響間,后堂轉出身著粗布短打的管事。
    此人袖口隱約露出的玄鐵護腕,正是軒轅殿外門弟子的標識。
    作為雜貨鋪明面上的掌控者,商生手中握著三本秘賬:
    黃冊記靈材出入,白冊錄情報往來,黑冊載銷贓傭金。
    而運輸線上的重重關卡,則由體格如鐵塔般的頑石率\\\"鐵盾衛\\\"鎮守——這些能以肉身硬抗法寶的狠人,如今正用沾著凡俗煙火的偽裝,為軒轅殿的靈材商路筑起血肉壁壘。
    至于軒轅殿本宗的運轉,則由上官劍全盤把控。
    這位常年身著月白道袍的長老,白日里在演武場指點弟子劍招,入夜便坐守天機閣推演星象。
    從山門陣法的修補,到新弟子靈根測試的玉簡批復,甚至連膳堂每月采購靈米的斤兩,都在他指尖的算盤珠子間流淌成精密的齒輪。
    世人皆道上官長老是清心寡欲的修道者,卻不知那些被他親手錄入\\\"天字三號庫\\\"的弟子檔案里,藏著多少可左右江湖勢力興衰的秘辛。
    “五十八雜貨鋪”內,陽光透過紙窗,在賬本上投下斜斜的光影。
    商生翻開最新的密報,目光掃過\\\"異族商隊下月入塞\\\"的字跡,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桌沿某處凹陷——那里刻著與\\\"聽風茶館\\\"如出一轍的暗紋。
    當凡俗百姓為了一枚靈果的售價討價還價時,這間鋪子的地下密室里,正有弟子用靈砂在地圖上標記新的礦脈;當街頭孩童追逐著糖畫奔跑時,頑石的護衛隊正借著商隊的掩護,將一批批符篆送往三千里外的戰場。
    軒轅殿的榮光從不顯于青史,卻在這市井煙火與刀光劍影間,織就了一張橫跨逸云大陸的巨網。
    而\\\"五十八雜貨鋪\\\",不過是這張網上最不起眼的一枚結點——它既是凡人眼中的商鋪,亦是修士口中的秘點,更是軒轅殿刺入江湖腹地的一枚銀針,在明與暗的交界處,悄然撥動著天下大勢的琴弦。
    陽光斜斜切過“五十八雜貨鋪”的窗欞,商生指尖輕拂過賬冊上最后一枚朱砂批注,目光落在案頭那幅泛著陳舊氣息的《逸云大陸輿圖》上。
    地圖邊緣用秘銀勾勒的線條微微發亮,那是連通各域的靈脈走向,亦是軒轅殿編織在人間的情報脈絡。
    他將茶盞輕輕一推,青瓷底與紫檀桌面相觸,發出清越如叩鐘的聲響——這是暗號,意味著后堂的密-->>道已開啟。
    當商生踏入地下密室時,七盞琉璃燈次第亮起,映得墻面懸掛的“逸云商會價目表”泛著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