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后來的事兒,余琛當然是沒有想到的。
在他的打算里,一開始就是用趙老先生模樣的紙人兒去取得那話本。
——如此就算被人發現了,他們見趙老先生“午夜回魂”,一時間怕是也不敢妄動,余琛也可以借機攜話本離去。卻不想弄拙成巧,會在后來又成全了趙老先生的名聲。
趁著夜色,余琛在角落的街巷中接過裝著話本的盒子,收起紙人兒,快步離去。
夜色匆匆,人影忙忙。
不到半個時辰,便上了清風陵。
——早說這先天之境的身體是當真好用,平日里余琛要從天橋那邊趕回清風陵,那至少也得一個多時辰,還得累得氣喘吁吁。
但如今哪怕手里提著木盒兒,避著人走,也能健步如飛,大氣兒都不喘一口。
往土屋里一坐,門窗一閉。
余琛取出那木盒,好奇驅使之下,翻開其中一本。
沒看兩眼,便只覺得心頭燥熱,趕緊合上,塞進盒里。
心道這趙老先生看起來古板嚴苛,但所看的話本中那些情節姿勢,卻是余琛兩世為人都少有見識過的……
也怪不得哪怕駕鶴西去,也死不瞑目。
這些玩意兒若是當真被傳開了,那趙老先生一生名聲怕是都毀了。
匆匆掃了一眼面上的兩三本,余琛直呼頂不住,趕緊拉開度人經。
頓時,一道金光閃過,將那木盒中的話本盡數攝入其中。
再看時,黃泉河畔,鬼影躬身,踏入黃泉,消失不見。
余琛心頭,升起淡淡失落。
一是因為趙老先生德高望重,卻是就此逝去了。
二是因為這些個香艷話本都被帶走,可惜了這些精品級別珍藏。
晃了晃腦袋,余琛壓下紛亂思緒,就準備將這木盒處理了。
但突然之間,卻瞥見那木盒底部,卻還有一本冊子模樣的事物。
心頭一愣。
難不成趙老先生聽到了自己心里的嘀咕,還特意留了一本?
念及此,余琛翻開那冊子一看。
卻有些失望地發現,這卻并非是那讓人心跳耳熱的香艷話本。
準確來說,乃是一本手記。
用上輩子的話來說,是本日記。
正是趙老先生親手記下,平淡日子里的雞毛蒜皮。
其中大多是趙老先生年輕時隨手記下的平淡日常。
比如他當主薄時遇見大事小事,比如他當公塾先生時碰見的調皮孩子。
這些事兒,都是余琛在度人經的走馬燈中未曾看到的。
——那走馬燈之畫,大多是一些記憶碎片,勾勒出死者的一生,其中關于遺愿的事兒,倒是異常清晰。但對于其他,便只是個大概,缺少很多細節。
畢竟,想要在短短半個時辰里看完人家幾十年的一生秋毫,本就不太現實。
翻閱著趙老先生的日記,余琛本來也就是好奇使然。
卻不想竟從其中,看到了關于自己的記錄。
吾于旱橋之下,遇那余氏夫婦子嗣,喚作余琛,不由唏噓長嘆——如此志士后嗣,卻淪落至流蕩街頭,悲乎哀哉!
今日出游,又遇見他,他與他父親一樣,哪怕餓得臉色青白,也不肯開口乞求。吾于心不忍,為其購置衣食。余氏夫婦在世時,吾身為主薄,人微輕,幫不上忙,如今見了,卻再不能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