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葉靈打來的視頻電話。
「臭小子,你又在微博上發什么神經了?信不信我立馬飛回去把你綁回來?」葉靈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帶著一絲咬牙切齒的味道。
楚看著屏幕里葉靈那張氣鼓鼓的臉,忍不住笑了起來,「別生氣嘛,我這不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喜悅嘛。」
「分享喜悅?我看你是故意氣我的吧?」葉靈沒好氣地說道,「你知不知道,你現在可是公眾人物了,要注意自己的行舉止,別一天到晚就知道在網上嘚瑟!」
「好好好,我的錯,我的錯。」楚連忙認錯,他知道葉靈是為他好,雖然嘴上說著嫌棄,但其實心里比誰都為他高興。
「哼,這還差不多。」葉靈這才消了氣,「對了,你什么時候回來啊?我爸都想你了。」
「快了,再過幾天就回去了。」楚說道,「到時候給你帶禮物。」
「這還差不多。」葉靈滿意地點了點頭,「行了,不跟你說了,我還要去上課呢。」
「嗯,拜拜。」楚掛了電話,心里卻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煩躁。
楚掛斷電話,葉靈的語氣像是在訓斥一個不聽話的小孩子,這讓他有些不爽,但他也知道葉靈是刀子嘴豆腐心,一切都是為了他好。
「女人啊,真是麻煩。」楚低聲嘟囔了一句,隨手把手機扔到了一邊。
他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繁華的都市夜景,思緒卻飄向了遠方。
獲得國際數論研究大會的最佳青年發人獎對他來說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他想要的并不是這些虛名,而是真正的挑戰。
「下一個目標,該挑戰哪個難題呢?」楚喃喃自語道。
他的目光落在了書桌上的一本厚厚的數學書上,那是關于數論的經典著作。楚隨手翻開書,目光掃過一行行復雜的公式和符號,突然,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楚低聲重復著這個名字,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領域中一個著名的未解難題,它可以簡單地描述為:任何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
這個看似簡單的猜想,卻困擾了數學家們幾個世紀,至今無人能夠證明或證偽。
楚之前解決的孿生素數猜想與哥德巴赫猜想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孿生素數猜想是指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p,p+2),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要證明所有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其難度可想而知。
「真是個誘人的挑戰啊……」楚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眼神中充滿了征服的欲望。
他知道,以他現在的能力,想要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并不想就這么輕易地放棄,他想要挑戰自己,想要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里。
「既然是挑戰,那就玩點刺激的。」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他打開電腦,開始搜索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信息。
很快,他就找到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其中包括各種證明方法、研究論文以及相關的新聞報道。
楚的目光停留在一篇名為《哥德巴赫猜想「1+2」證明》的論文上,論文的作者是華夏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老先生。
陳老先生的「1+2」證明是目前最接近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它證明了任何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素數和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
「1+2……」楚低聲念叨著,陷入了沉思。
陳老先生的證明思路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特別是對篩法的創新應用,更是讓他嘆為觀止。
篩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強大的數論方法,它可以用來篩選出滿足特定條件的數。
陳老先生巧妙地利用篩法,將哥德巴赫猜想轉化為一個關于素數分布的問題,從而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楚合上了陳景潤的論文集,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窗外,城市的霓虹閃爍,仿佛在嘲笑他此刻的無力。
陳老先生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推進,可謂是「極致」二字可以形容。他精妙的篩法運用,如同在亂麻中抽絲剝繭,硬生生地將問題逼近到「1+2」的程度。
「但也就到此為止了……」楚嘆了口氣,陳老先生的工作已經是篩法的巔峰,想要再進一步,必須另辟蹊徑。
他隨手拿起桌上的演草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嘗試,圓法、三角和方法、模形式……幾乎所有能想到的數論工具,他都試過,卻始終無法突破「1+2」的壁壘。
「難道真的要止步于此了嗎?」
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涌上心頭,楚煩躁地抓了抓頭發。自從解決孿生素數猜想后,他已經很久沒有體會過這種挫敗感了。
「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楚反復咀嚼著這幾個字,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等等!哥德巴赫猜想本身的描述,是不是太‘靜態’了?」
他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的點點星光,思緒卻飛速運轉起來。
一直以來,大家都把哥德巴赫猜想看作一個純粹的數論問題,試圖用各種方法去證明「任何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能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
但如果換個角度,把這個「靜態」的命題,變成一個「動態」的過程呢?
「如果把每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看作是一個‘目標’,而素數則是可以用來組合的‘積木’,那么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就變成了如何用‘積木’拼湊出所有‘目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