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國公和楚大爺出宮后,哪兒也沒去,馬不停蹄地回了國公府,隨即讓人去將楚二爺尋回來。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楚二爺才知道,自家居然還有一個流落在民間的明珠。
這件事情,本來僅限于老國公以及楚大爺家父子三人了解來龍去脈,至于后來被老夫人知道,那也是一個意外。
若不是這次不得不讓從商的楚二爺出面,他們或許還會繼續瞞下去,至少,在宋甯一家還未上京之前,他們是不打算說出來的。
“父親,大哥,這么大的事情,你們居然瞞了我這么久,這口風可真夠緊的。”
楚二爺對于他們瞞著自己這么大的事情而感到氣惱,一甩袖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一臉的不滿。
就連兩個大侄子都知道的事情,而他這個作為長輩的,居然是到了最后不得已的時候才知曉,這叫他如何能不氣惱。
老國公見他為了這事不高興,便說道:“好了老二,這事畢竟非比尋常,當初倒也不是有意瞞著你,只不過是當時你剛好不在京城。”
之后,他們就想著,這事能少一個人知道便少一個,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容易走漏風聲。
那老毒物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偷喝了點酒,嘴巴沒個把門,把這事嚷嚷出去,讓老夫人給知道了。
一想到這點,老國公在心里不禁狠狠地臭罵了辛老頭一頓,也幸好當時他嚷嚷的時候四下無人,否則還不知道這事要演變成什么樣了。
即便老國公如此說,楚二爺仍是滿肚子怨念,“早些告訴我,我還能將這事說出去不成?我是那管不住嘴巴的?”
這時候的楚二爺,就像是一只炸毛的貓,逮誰都能撓上一把,誰與他說啥他都能懟上一懟,哪怕那人是他的老父親,也不能幸免。
老國公深知自己兒子的脾氣,別看他表面上看起來文質彬彬,就是曾經在戰場上,也曾享譽儒將之名。
只有自家的父母兄弟知道,這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人,發起脾氣來可不管你是誰,就是天王老子他也不帶怕的。
不知道的,都以為楚家的三位爺,數二爺最好相處,只有親近之人才會知道,惹誰都不要去惹楚二爺,這就是個笑面虎,會讓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楚大爺對于二爺的不滿表示理解,換位思考一下,若是被瞞著的人是他,他定然也是會發一通脾氣的。
“二弟,你也別不高興了,這事瞞著你,不是信不過你的意思,這不,如今這好差事不是落到你頭上來了嗎?”
楚大爺說著語氣就酸了起來,“我們是比你早知道咱家有這么一個外甥女不假,但很快,你就要比我們早見到外甥女他們母子了,你還有什么可不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