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這下就是大管事也不淡定了,“少東家,這、這是不是不太好?”
作坊半個時辰不運作,產出便會有所減少。
在作坊做事的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花錢雇來的長工,管吃管住,還發月銀,即便日后給了他們每日半個時辰的午休時間,那月銀該發多少,也還是得發多少。
大管事認為,少東家這個決定,對作坊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他心里正琢磨著該怎樣說服少東家收回這個決定時,身后便傳來了東家的聲音,“就按少東家說的辦吧!”
張老爺其實早就來了,只不過他沒有現身,手里拿著一只紫砂小壺,躲在一邊看熱鬧。
反正他兒子最終還是要繼承家里的生意的,這些不過都是些小事,兒子樂意管,他求之不得。
雖然他不知道一向對這些事情不怎么上心的兒子為何會突然宣布這樣一個決定,他也沒打算干涉,反倒是想要聽聽兒子的看法。
大管事見東家都支持少東家的決定了,他一個打工人,又能說什么呢!
于是,轉身面對那一眾工人,高聲說道:“少東家說的,大伙都聽到了吧?還不快謝過少東家。”
一眾工人原本以為是少東家說錯了,或是他們聽錯了,這會兒得到大管事的證實,一眾人頓時歡呼雀躍了起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多謝少東家,多謝少東家,您真是個活菩薩啊!”
張子銘認為,自己不過就是動動嘴皮子,下了一個決定,沒什么大不了的。
卻不知,在他看來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就能讓這么多人對自己感恩戴德。
他沒再說什么,轉身跟著張老爺去了廂房。
“說說吧!你為何會突然下了那樣一個決定?”張老爺四平八穩地坐在椅子上,拿著那只紫砂壺往嘴里灌一口茶水,接著說道:“你可知,若是作坊每日少運作半個時辰,每月的產出便會減少許多,這將會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張子銘沉默了半晌,才說道:“方才,有一名工人中暑倒下了,咱們作坊從天一亮就開始干活,白日里,也就晌午吃飯那時候,工人們能得到片刻喘息的時間,飯后又接著做事一直到傍晚。”
“這又如何?過去不也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張老爺挑了挑眉,工人中暑這種事情,并不是頭一回,根本就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為何從前你沒想過要做這樣的決定,而今日卻做了?”
張子銘沉吟片刻,說道:“兒子今日去上塘村,有幸進入他們的作坊走了一圈,有很多見聞,也有很多感觸。”
張老爺聞,立馬便來了興趣,“哦?快說來聽聽。”
于是,張子銘將今日在上塘村的所見所聞,事無巨細地說給了張老爺聽。
譬如,上塘村作坊的工人每日辰時才開始上工,午時用飯,飯后午休一個時辰。
除此之外,每名工人每個月還能輪休四天,當時他知道這一點的時候,非常震驚,他認為杭書珩這雇的不是長工,而是祖宗吧!
當時杭書珩是這么回答他的:“要想提高效益,就必須要確保工人們的身體質量,工人有了好身體,才能更好地為作坊產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