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時已經是午后,宋甯問過劉嫂子的意見,見她也不著急回去,大家索性便在宅子里歇著。
等到下午杭書珩下學的時候,一行人到了縣學大門外接上人,再一塊回村。
回到村里已經臨近飯點了,等劉嫂子回到家再做飯的話就太晚了,于是宋甯便喊上他們一家子到自己家一起吃了個晚飯。
用飯期間,幾個娃便將今日他們在茶樓里的光榮事跡又說了一遍,那股子興奮勁,從中午一直延續到現在都不曾冷卻。
劉夫子聽完欣慰不已,這一群皮猴,真是沒白教啊!真給他長臉。
平日里雖然調皮歸調皮,但該學的,可是一點也沒落下。
作為一位夫子,還有什么是比學生學以致用更好的回報的?
這些孩子在外的表現,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
那些縣城里的書院,也不過如此,瞧瞧,縣城的書院里讀書出來的孩子,連他們這鄉下一個小小的學堂出來的孩子還不如。
一想到這些,劉夫子的心中便生出了無限的自豪與驕傲。
“不錯啊!真不錯。”劉夫子毫不吝嗇地夸了一句,隨后又提點道:“不過,你們今日雖然贏了別人,但就像揚揚說的那樣,一時的輸贏并不代表什么,你們要切記,不可驕傲。”
“嗯!我們知道了。”
能夠得到夫子的夸獎,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榮耀,至于夫子后面說的什么,幾個娃根本就沒怎么用心去想,就點頭答應了。
劉夫子一家在杭家用過晚飯,說了會話,便帶著妻兒回家了。
回到家,劉念便抱著自己的小包袱出來,將今日所收獲的小禮物,一樣一樣地取出來給自己的爹爹和哥哥看,歡喜得不得了。
不僅有頭花,還有發帶,小珠釵等等。
夜里回屋歇著的時候,劉嫂子嘆了口氣,和劉夫子說了今日宋甯等人的慷慨解囊,給孩子買了這么多東西,她這心里到現在還是有些過意不去的。
劉夫子便勸說道:“她們也是喜歡咱家閨女,才會給她買的這些小玩意,不用太在意,回頭你給揚揚他們幾個做身衣服或者鞋子不就好了,人情往來就是這樣。”
“我也是這樣想的,我還是做鞋子吧!這些小鬼頭,正是好動的年紀,費鞋得很。”
“成,這些事情,你拿主意就好。”
兩人說了會話,劉嫂子便將今日宋甯與她說的事情說給劉夫子聽,想讓他給出出主意。
她自己其實是很心動的,正如宋甯所說,手里有銀子,花錢的時候才能有底氣。
但男人畢竟是一家之主,這種事情,她總要與他說一說的。
劉夫子沉吟片刻,才說道:“既然宋夫子有意想帶你一起做事,那你就自己拿主意吧!你若是愿意跟著她一起做,我也支持你。”
他也看得出來,自己的媳婦自己了解,她既然同他提出來了,必定是動了心思的,否則她也不會提出來。
劉夫子也不是什么迂腐古板的人,自從來了上塘村,見慣了杭書珩兩口子的相處模式,他便也意識到了,女人并不一定非要圍著男人轉的。
見慣了人世間那些仰仗男人鼻息而活的女子,再接觸到宋甯那樣獨立自主的女子后,突然就覺得,這樣的女子更加的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