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玩意那么小,估計她也坐不上去吧!想到這點,她不禁覺得有些失望,要是有大一號的就好了。
這些有趣的玩意,坐在前一輛馬車上的周桓也看見了,不用猜,他都能知道是上塘村作坊里做出來的東西了。
這幾個月,他雖人在京城,但屏陽縣這邊的事情,他依然了如指掌。
作坊里做出了什么新鮮的玩意,他都知道,可如今真實地看見實物后,還是比在信紙上看到的消息來得更直觀,更震撼。
很快,隨從打聽回來了,說是城里最近新開了一個木制品鋪子,他們在街上看到的那兩樣有趣的玩意,都是從那個鋪子里出來的。
若不是時間不允許,周茹還真想馬上就去那個鋪子里轉轉。
香環在一旁勸道:“小姐,咱們都回到縣城了,不急那一時半刻,反正那鋪子又不會跑,先打聽到鋪子的具體位置,明天咱再去看看也不遲。”
“說的對。”周茹點頭贊同,隨后立即吩咐隨從去打聽鋪子的位置。
馬車到府門前,周管事應是早收到了他們回來的消息,估摸著這個時辰該到,人已經等在大門外了。
進府一番收拾過后,周茹才從周管事那里得知,他們在街上看到的新鮮玩意,竟然是從自家的鋪子里出來的東西,全都是從上塘村的作坊出品的。
于是,等隨從從外頭打聽消息回來稟報時,她已經先一步知曉鋪子的位置了。
歇了一晚,隔天一早,用過早飯,周茹便帶著香環出門去逛鋪子了,在鋪子里,果真看到了昨日在街頭上看到的那兩樣東西,有伙計給她們講解著功能和使用方法。
這主仆倆一個早上便流連在鋪子里,到了晌午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用過午飯,周茹拿上一包裹物品又出門去了,她早晨便讓人去梅氏的胭脂鋪打過招呼,這會兒便直接帶著她從京城帶回來的一些京中盛行的胭脂水粉過去。
到了胭脂鋪時,梅氏已經在此恭候多時,“茹妹妹,你可算是回來了,你不在的這些日子里,可想死我們了。”
可不是,沒了這個丫頭在,她和宋兩個人去戲園看戲,都覺得沒什么意思了。
周茹回應了幾句俏皮話,便將她從京城帶回來的東西一股腦全都塞給了梅氏,全都是京中盛行的款式。
在胭脂鋪待到了下午,周茹才帶著香環離開。
這一個下午,聽梅氏說了許多縣城里發生的事情,其中最引起她注意的一件事,那便是梅耀笙那個自大狂,居然摔傻了。
若不是在梅氏面前笑出來不合適,她在聽到這個消息時,還真想大笑三聲。
雖然知道梅氏對那一家人早就形同陌路,梅氏不在意歸不在意,她也不能就這么在人家面前肆無忌憚地笑出來。
直到從胭脂鋪出來,上了自家的馬車,周茹這才不再憋著,笑倒在了馬車上的小榻上。
“報應,真的是報應,沒想到啊沒想到,梅耀笙那個禍害,總算被老天給收拾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