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揚蒙蒙地哦了一聲,也不知是聽懂了還是沒聽懂。
杭書珩索性耐心地繼續和他說話,“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之前,在能選擇做或者不做的情況下,就要先想一下做了這件事之后的結果是什么,而我們又能得到什么。”
“如果明知道做了這件事,得到的并不是我們所想要得到的東西,那我們還有必要去做這件事情嗎?”
揚揚聽著,眼神從一開始的茫然,漸漸有了聚焦,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嗯!爹爹,我知道了。”
另外幾個孩子也在一旁聽著,三個小的似懂非懂,木墩與劉毅這兩個大孩子,聽完了便托腮深思了起來。
甭說是孩子們,就是劉夫子夫婦聽了杭書珩教導孩子的這一席話,亦同樣陷入深思。
轉眸看向宋甯,見她對此似乎并沒有什么反應,是聽不懂?
這想法一浮現,便被否定了,連孩子都能聽懂的道理,她這樣聰慧通透的一個人,怎么可能聽不懂。
“書珩,你果然很適合教導孩子們,你真的不考慮到小學堂當夫子?”劉夫子說道,他還是想勸勸杭書珩考慮一下到小學堂當夫子的事情。
“小學堂有你和阿甯就夠了。”杭書珩搖搖頭,笑道:“方才與他們說的,只是一些感悟罷了,日后他們長大了,行走于天地,面對這人世間的諸多事,同樣也會有一番自己的感悟。”
劉夫子點頭,鄭重道:“聽你一席話,受益匪淺。”
“呵呵!過獎了。”
一行人在縣城待到很晚才坐著馬車往村里去。
中秋之時,他們夜里留宿在縣城的宅子,才沒有趁夜趕回村,而今,縣城里的宅子暫借給了江老居住,他們這一大幫人這么晚過去打擾,實屬不妥。
待年節后,作坊旁邊的客院都收拾出來后,便可就近安排江老的住宿,到時候縣城里的宅子鋪子也得開始利用起來。
回到村子里,孩子們便嚷嚷著去河邊放花燈,于是馬車拐了個彎,便朝作坊的方向趕去。
他們到的時候,村里還有不少人聚在這里放河燈呢!
幾個孩子歡歡喜喜地從馬車上下來,每人手里都提著不同款式的花燈,好看極了。
村里的孩子們看著他們從縣城帶回來的精美花燈,再看看自己手里粗制濫造的簡易版的花燈,頓時覺得自己手里的花燈都不香了。
“揚揚,你們去城里看花燈了嗎?城里的花燈是不是都好好看啊?”
“你們拿的花燈,都是從城里買回來的嗎?真好看。”
一群孩子一哄而上,圍著揚揚他們幾個,問這問那,聽著他們講述縣城里的熱鬧,好羨慕啊!
揚揚他們也不吝嗇,一一回答著小伙伴們的問題,還各自從自己的小布兜兜里掏出糖果來分給大家吃。
就連揚揚他們要放燈的時候,村里的孩子們都跟著,趁機摸摸那漂亮的花燈,心里多少也能有點小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