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見識了柳小龍的瘋狂報復。
他們很明白,
柳小龍這么做的目的是在為死去的兄弟復仇。
如果他們出了事,
柳小龍同樣也會這么做。
這些歸來的鏢師沒有被這次打劫事件嚇到,反而對于龍之鏢局有了更強的歸屬感。
對于自己能夠加入龍之鏢局,成為其中一員而倍感榮幸。
青云縣衙府庫里,
看著辛辛苦苦拉回來的糧食、布匹,
柳小龍心中是一陣難過。
這些糧食,是很多鏢師拿自己的性命換來的。
太貴重了。
突然,柳小龍想起一件事。
當初在慈州買鹽的時候,
宮鹽官賣鹽不要銀錢,只要糧食。
現在想起來,
他的決定是何等的英明。
既節省了采購糧食花費的時間,也規避了路途運輸的風險。
兩全其美,
以物換物的確是妙不可啊!
現在自己也有食鹽,而且品質比慈州的食鹽還要優異,只要放出風聲去。
何愁糧食不自己運來。
打定主意,柳小龍背著手看向食鹽堆放之處。
按照他的預想,
他走的這些日子,每天都有食鹽運來,到目前為止,至少也應該有個五六百斤吧。
然而讓柳小龍驚訝的是,
那個位置已經擺滿了盛放食鹽的木桶。
粗略估計起碼也有上千斤。
怎么會這么多?
柳小龍心中發出一聲驚嘆。
看來海豐那邊的進展一切順利。
走過去仔細檢查。
發現每一個木桶中的確都裝滿了潔白的食鹽。
捏起幾粒放在嘴里仔細品嘗,
味道沒變,還是那么咸。
心中不由得大喜。
手里有鹽何愁沒有糧食。
這個冬天,所有的兄弟一定不會再餓肚子。
柳小龍走出縣衙府庫大門,看到一個人站在那里,不由一愣。
心說,最近柴榮怎么像狗皮膏藥一般,自己走到哪里,他就出現在那里。
柴榮看到柳小龍,急忙跑上前,滿面帶笑的說道。
“柳兄弟,聽聞你回來啦,我過來看看,這一趟出門可還順利?”
柳小龍看著柴榮,微微搖了搖頭,一臉的凝重。
“遇上了劫匪,死了很多鏢師和趟子手。”
柴榮聞聽頓時心有戚戚然,打了一個唉聲。
“唉,這個世道太不太平啊!
據我所知,這次鏢局走的路線正在進行著戰爭。鏢車能平安回來已經是萬幸。”
“戰爭?”
柳小龍驚詫地反問了一句,同時也在心中感嘆自己的消息閉塞,對外界的大事毫不知情。
“是的,在我們的西南方有一股勢力,領頭的賊子名叫楊幺,此人拉起一支隊伍,反抗朝廷。
他們的隊伍已經攻陷了博州郡,淮安府,現在正在攻打彭城。
此賊的勢力很大,
朝廷一時間竟然拿他毫無辦法。
鏢車能從戰亂之地安全返回,實屬不易呀!”
柴榮由衷地發出一聲感嘆。
“柴大人,這些消息你是從哪里得來的?”
對于消息的來源,柳小龍很好奇、也很感興趣,目前他最缺乏的就是情報。
他太需要整個社會形勢的消息了。
可惜這個朝代沒有廣播、沒有電視、更沒有手機、電話。
一切消息的傳播都靠原始的書信和口口相傳。
現在柴榮竟然知道青云縣以外的事情,
這讓柳小龍不得不重視起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