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上課中,完完全全體現了上面選擇的條件。
趙德福確實是個認真努力的人,他愿意全心全意的去學習,但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
就像中途陸銘會突然間提問,每次提問到大隊長的時候,大隊長想一想就能講出來,但趙德福每次都需要去翻本子。
這或許是記憶力的緣故,人上了歲數記憶力沒有原來那么好。
但還有一個,陸銘認為更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趙德福在聽課的過程中,并沒有聽課,而是在復刻,將老師講的話全部都復刻到本子上。
因此趙德福接下來的學習就是學習第二遍,有時候課下甚至沒辦法領悟,也沒有要問的意思,就是打算自己研究明白。
陸銘知道那樣的方式會讓自己很有成就感,但效果實在是太低了。
大隊長就不一樣,他上課就是在認真聽課,直接把聽到的內容入到腦子里面,融會貫通,換成自己能理解的方式。
當場就能理解講課的重點,那接下來的可能對他來說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就好像列出幾項,分別往里面填充一樣。
換成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列出了一個樹形圖,分門別類理解其中的意思,很容易就能記住其中的內容。
這就是兩個人的差距。
所以說,上面選劉解放做大隊長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不然趙德福來到大隊部,連管理所有村子的村長都不容易。
官場如戰場,不是真刀真槍,而是需要管理。
可以劉解放是個領導的話,那趙德福就是士兵。
一個是下達命令,一個執行命令的人。
“行,我已經講完了,二位還有什么問題嗎?”
陸銘在講課的過程當中,已經把他們兩個人了解的差不多。
特意做出提醒,看看能不能改變一些趙德福。
而趙德福接下來的反應也告訴陸銘,一個人根深蒂固的習慣是沒辦法改變的,這個習慣會跟著他一輩子。
“沒有,我差不多都明白了,跟二代改良紅薯差不多,只是改良土豆更矜貴點。”劉解放說。
陸銘贊同的點了點頭,旁邊的趙德福只是搖搖頭,表示沒有問題。
“那今天就到這,以后有事再找我。”
他說著放下手里的粉筆,打算去洗洗手回去。
見狀,趙德福也收起本子,跟陸銘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大隊部的門被推開又關上,屋里只剩下陸銘和劉解放兩個人。
陸銘洗完手走過來,誠心的說道:“大隊長,離開春還有一個半月,這一個半月你多去游林村走走吧,我覺得趙村長并沒有理解我說的大部分意思。”
話說到一半,他又解釋道:“不是不相信趙村長,而是趙村長的狀態,害,不是很讓人放心的樣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