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多,下面有人借過她書籍筆記,有人指點過她的課業,有人與她探討過西瓜的培育,有人幫她買過種子,有人給她尋過顯微鏡。
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陸青枝微笑著,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好,我是安城農科院的研究員陸青枝,很高興能在這里跟大家見面。”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從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沒有停歇的時侯,但家里的糧食總還是不夠吃,到了農閑的冬天總是要餓肚子。”
“我那時侯總是想,為什么田里的水稻不能多結一些谷子,為什么谷子不能大一點,一粒能有拳頭那么大,一頓吃一粒就能填飽肚子……”
“現在地里的小麥、田里的稻谷仍然不能一顆就填飽肚子,但我國的水稻畝產從1950年的150公斤左右增長到了兩百多公斤,小麥產量也由49年的100斤增長到了130斤,大豆、棉花等的產量都在不斷提高。這一切都離不開廣大農民的辛勤勞動,離不開無數學農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建國后八年內,我們廣大的農民通志、科研工作者培育了上千個新品種,研究出了多種防止農作物病蟲害的方法,并且還在不斷地努力探索新技術,培育新品種!”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水稻畝產能過千,小麥能翻好幾倍,豬都能吃上玉米大豆。我們會實現白米飯自由,豬肉自由,西瓜自由,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在座每一位通志的努力。”
“在此,致我最親愛的戰友們,一路通行,砥礪前行,此生不悔入農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