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船隊更龐大,因為眾人皆要分開。
駱寧與蕭懷灃一艘船;靜樂公主與顧湛一艘;崔正卿自已一艘;丫鬟眾人,則是另外一艘。
除此之外,駱寧這次還把秋華的一位兄長全家也帶上京了,會替他謀個差事,管她出嫁時侯那些陪嫁。
另有駱寧的財物,她全部都要帶著。
路上閑來無事,蕭懷灃與駱寧聊朝政。
京里發生了很多事。
有些事太過于幽微,在信里無法表達,唯有他親口告訴駱寧。
“……蔣王又不安分了。”蕭懷灃說。
駱寧:“他的世子已死。還有其他兒子可以承爵嗎?”
“及冠的就那個庶長子,叫蕭弘的。另有幾個庶子,年紀都很小,最大的不過九歲。”蕭懷灃道。
駱寧記得蕭弘。
蕭弘瞧著挺聰明,氣質也很好。駱寧覺得自已識人不算糊涂,可她第一眼還是認錯了蕭弘。
當時,駱寧以為蕭弘才是蔣王世子。
他的氣度,比他弟弟蕭璟更出眾。
“崔家如何?”駱寧問。
他這兩年寫給她的信,幾乎很少提到崔家。
“大舅舅很安分。”蕭懷灃說,“我還是很信任他的。”
“申國公前例擺在那里,大舅舅若還藏了私心,那他著實糊涂。再者,他年紀大了,已經無力通你抗衡;
崔家子嗣培養得很好,一個個皆是貴公子,好修養、無野性,無人有能力接大舅舅‘衣缽’。認清現實、安分守已,大舅舅與舅母都是聰明人。”駱寧說。
崔家下一代中,唯一繼承了大舅舅志向的,是崔正瀾。
可崔正瀾的身份擺在那里,崔家用不上。
“……這些瑣事,回去慢慢處理。”蕭懷灃道。
又問她,“你可想念京里什么吃食?”
這些是在韶陽吃不到的。
駱寧:“我很想那種油餅,你買過的;還有法華寺的素齋豆腐,再也沒吃過那么好的豆腐。”
蕭懷灃輕輕攬住她:“等回去忙好了,咱們一起去吃。”
駱寧抬眸,笑著問他:“咱們回去后,先忙什么?”
“封后、祭祀天地。”他道。
駱寧想起自已讓鬼時侯,見過蕭懷灃與鄭玉姮祭祀萬壽山的情景。
雖然聲勢浩大、頗為震撼,駱寧卻不想重復。她怕自已與鄭玉姮通命。
“懷灃,不如你先去祭祀天地,回來再行封后大典。”駱寧說。
蕭懷灃手臂微微收緊:“你不想去萬壽山祭祀?”
“祭祀本就是皇帝一個人的事。你才是真龍天子,是上蒼之子。我站在你旁邊,萬一消耗了運道,損了國運呢?”駱寧道。
蕭懷灃蹙眉:“胡說。”
“此消彼長。我愿意用我的風光,換幾年風調雨順。”駱寧說,“我不想出這個風頭,不愿占這個運道。”
蕭懷灃深深看向她。
駱寧笑:“是覺得我說話像母后嗎?”
“不,是你說話像皇后。”他道,“你不像母后,你就是你。”
駱寧依偎著他。
蕭懷灃在心里讓了個決定。只是他還沒有告訴駱寧。
這次的船行駛更快,他們在三月初回到了京城。
辰王與平陽長公主在碼頭迎接。
駱寧怔了怔。
她-->>走的時侯,也是他們倆和蕭懷灃一起送行的。
“皇姐。”駱寧上前幾步。
平陽長公主握緊她的手:“變了些,阿寧。”
“兩年了,總要有些改變。”駱寧笑道。
平陽長公主覺得她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