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節在即,盛京城里熱鬧極了。
    皇帝批準了禮部的呈文,同意四名佳人進宮服侍,其中就有建寧侯府送的白慈容。
    白慈容被接到了禮部,選了良辰吉日,在六月十五日進宮去了。
    這四個人,沒有交給皇后安頓,由太后身邊的魏公公直接接走了。
    太后選了一處偏殿,把她們四個安排住進去,又派了自己身邊兩位能干的管事姑姑去服侍,另有八名宮婢、八名太監,也是壽成宮出。
    鄭皇后知曉了,略感詫異:“母后怎么對這幾個如此在意?”
    其中就有建寧侯府的義女。
    鄭皇后倏然覺得,可能中計了。她眼皮跳了跳。
    當然,不關她的事,又不是鄭家送的人。
    鄭皇后說起這件事時,心腹宮婢與管事姑姑在場,陳美人也在。
    最近鄭皇后有事不避開陳美人了。
    皇帝身體欠安,陳美人又育有大皇子,她終于有資格做鄭皇后的助力了。
    “周婕妤才被打入冷宮,太后娘娘可能怕這些美人勾動陛下的心思,耽誤了朝政。”心腹姑姑安慰鄭皇后。
    陳美人則說:“太后一向睿智,娘娘您別擔心了。”
    她這句話,意味深長。
    鄭皇后沒心情計較。
    翌日,宣旨的太監來了坤寧宮。
    鄭皇后很久沒見過這種陣仗,還以為要封大皇子為太子了,猛然站起身。
    她叫乳娘抱著孩子,帶著滿宮室的人,一起接旨。
    圣旨才讀了一半,鄭皇后呆住了。
    竟是給陳美人封貴妃的圣旨。
    陳美人擢升陳貴妃,月俸一百二十兩,僅次于皇后;賜延福宮。
    一時鴉雀無聲。
    鄭皇后難以置信;她身邊的心腹管事嬤嬤,回頭看一眼陳美人,目光陰寒如刀。
    陳美人也震驚,臉上的驚詫之色無法遮掩;可她愣是把喜悅深深壓住了,唇角只翹了一下就恢復如初。
    太監讀完了,滿室寂靜,他出聲提醒:“接旨吧。”
    “謝皇上隆恩!”陳美人回神時,高聲應道。
    越過抱著乳娘的大皇子、越過鄭皇后,她上前接下了黃旨。
    “恭喜娘娘了。”宣旨太監笑道。
    陳美人著實寒酸,沒錢打賞,尷尬笑著:“多謝公公。”
    說著就要褪下手腕上的翡翠鐲子打賞太監。
    那太監忙擺擺手:“娘娘不必同奴婢客氣。等會兒就會有人來幫著娘娘遷宮。”
    鄭皇后起身,看著陳美人。
    “恭賀妹妹了。”她靜靜笑了笑。
    陳美人誠惶誠恐,雙膝一軟給她跪下:“皇后娘娘,嬪妾不知發生了何事。嬪妾冤枉。”
    “起來吧。往后,本宮還要你幫襯協理六宮。你可是貴妃,四妃之首。”鄭皇后道。
    她說得還算溫和,可每句話都像冰錐往陳美人心口鉆。
    “多謝娘娘抬舉,嬪妾不敢造次。”她道。
    坤寧宮內落針可聞,宮婢與太監們連呼吸都要屏住。
    鄭皇后回了內殿。
    眼淚倏然在眼眶里打轉,她死死攥住手指,才沒有失控。
    “娘娘,這是怎么回事?一點兒風聲也沒有,這會兒早朝才剛剛結束。”心腹女官進來,低聲對她說。
    女官表情也焦急。
    陳美人直接封了貴妃,有了自己的宮殿,那么大皇子可能會從坤寧宮離開。
    皇帝從來沒說過要把大皇子養在皇后名下。
    一直以來,都是因為陳美人位份卑微,-->>沒有自己的宮殿,她住在坤寧宮,大皇子才落在皇后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