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剛亮就去打獵。
    駱寧很幸運,打到了一只山雞。
    蕭懷灃帶回來,叫山莊的管事做野山雞湯。
    雞湯無比鮮美,駱寧好奇問:“這是怎么做的?”
    她平素喝過的雞湯,味道都不如這個好。
    蕭懷灃嘗了一口,同她說:“用了好幾種山蘑菇一起熬的。”
    “是嗎?”駱寧又喝了幾口。
    她嘗不出來,只知道好喝。
    她想送給祖母、太后嘗嘗,也想帶回去給阿瀾。
    可惜不好帶。
    下次有空,陪她們一起來。
    “……雞湯還有嗎?”駱寧問服侍的婆子。
    “還有一些。”
    “給外頭藺師父和我的丫鬟秋華各送一碗。”駱寧說。
    婆子應是。
    “你心上牽掛很多人。”蕭懷灃突然說。
    駱寧:“這是必然的。難道王爺不牽掛旁人嗎?”
    他的下屬、幕僚,以及辰王和崔正卿,他也會想著他們吧?
    “本王需要忠誠;而沒有無緣無故的忠誠。你牽掛別人的時候,卻不需要回報什么。”他道。
    駱寧頭一回見他如此直白。
    實話聽上去殘酷又犀利,道理卻很不錯。
    “那是因為我們位置不同。”駱寧說,“我不是一軍之帥、一家之主,故而身邊的人無需敬畏我。
    王爺卻需要。若您沒有威望,身邊便是一盤散沙。說到底,您和我的處境不一樣。換到您的位置,我不及您萬一。”
    蕭懷灃給她夾菜:“你很會奉承人,阿寧。”
    駱寧回以微笑。
    她這番話,倒也不算討好他。她是發自內心的。
    兩日時間過得極快。
    第三日,夫妻倆起了個大早回城。
    出發時,天剛剛亮,一輪驕陽從山谷的薄霧里升騰,慢慢染遍了層林。
    駱寧在門口站定。
    云霧在驕陽之下,宛如海浪翻滾,格外壯觀。
    “……真好看。”她對蕭懷灃說。
    蕭懷灃卻看她,然后點點頭:“是,真好看。”
    “我頭一回看這樣壯觀的日出。”她說。
    蕭懷灃便道:“萬壽山祭天的時候,我見過很壯麗的晚霞。估計日出也很美,比這個更好看。下次帶你去。”
    駱寧本想說,豈是什么人都能去萬壽山,那是設了祭壇的地方。
    轉念一想,怎么都說不太恰當,會把此刻美好的景色與心情都破壞。
    她只是一笑,沒答。
    蕭懷灃攜了她的手,兩個人下山去了。
    休息了兩日,駱寧精神抖擻,恢復了精氣神。
    雍王府要籌備千秋節,需得開庫房,重新拿些金銀器皿出來;另有窗戶都要重新糊盛夏薄紗,也要開庫房。
    外院都忙好了,內院交由駱寧定奪。
    “……王妃,您想要換什么幔帳?”何嬤嬤問。
    不僅要換帳子,另有寢具等也要換。
    駱寧回來后,先辦了此事。
    蕭懷灃晚夕回府,瞧見正院里臥換了淡紫色細紗帳子,帷幔也換了輕薄的。
    因帷幔與帳子薄,便加了一架山水圖的黃楊木底座屏風。
    “要過夏了?”他問駱寧。
    駱寧應是。
    “不僅我這里換了,兩位側妃與鄭氏院子也換了。下人的夏衫也分發了下去。”駱寧說。
    蕭懷灃:“咱們入了伏去臨華院住,那邊涼快,出伏了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