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叫做,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
官方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每一步決策都需謹慎,關乎國家的穩定與民眾的安寧。
但許惑為什么要堅持自己的觀念?
還有一重原因,她心中一直有一種直覺,如果這件事不完成不落實,似乎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那不是她想看到的。
沒人能懂。
雙方就這么僵持了下來,許惑并沒有按兵不動,該采購的東西一樣不落,甚至往返了東皇山好幾次,然后,就真的開始像模像樣的布置大陣。
布置陣法是一個極耗費心力的過程。
許惑只能一點一點的磨,她不想帶她走后,又有許多道派蹦出來,想要瓜分玄黃觀,欺辱她的小徒弟。
之前的講道,自然也不是許惑閑得慌。
而是施恩。
施恩于人,受制于人。
有那樣的恩情在,他們都要禮讓玄黃觀三分。
許惑需要將一切安排妥當。
當然,這副鄭重的態度讓官方大感頭疼。
他們以為,許惑這是準備要硬剛到底,在玄黃觀開大了。
于是,又有了第二次談判。
這一次,雙方都客氣了很多。
被委以重任的趙政委說:“許觀主,我們也不是非要阻止你。”
“如果想讓國家全力支持這件事,至少得有有利的證據證明,這件事是對的,為此我們調來了許多科學家,也在研究末法時代和靈氣復蘇的事。”
許惑當然支持,從藏書閣翻出了兩本古書,遞了過去:“在我玄黃觀的藏書中發現了這兩本書,它們分別記錄了兩次疑似末法時代的歷史,不過不用懷疑記錄來源的準確性,因為這是我觀歷代祖師寫的記錄手書,如果不準確,我也可以將他們從地府里拉出來詢問。”
那位趙政委連連擺手:“這不用,這不用,我們都是相信您的。”
氣氛逐漸回溫,兩人又聊了一陣,直到確認許惑的心情還不錯時,政委再次發問:“許觀主,要是證明靈氣復蘇的弊大于利,您是否還會堅持自己的想法。”
許惑靦腆的微笑:“事實上,你們高估我了,我也沒有活著回來的把握,所以,不一定會成功。”
此話一出,氣氛又降至冰點。
趙政委不解,驚呼出聲:“何至于此啊,我相信現在沒有術士能達到您的高度,國內國外都沒有。”
他以為,許惑是因為想更進一步,所以鋌而走險。
許惑:“我知道,但你可能誤會了。”
只一句話,趙政委立刻露出了一副吃了屎的表情。
如果許惑真是為了個人利益,那他們或許能打動她。
但如果這個人純犟呢?
死都不可能。
這一次談判,官方再次敗興而歸。
而在內部,一些對許惑不利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有些官員提出要把許惑行為目的公之于眾,讓大眾審判。
但這些聲音都被壓了下去。
卸磨殺驢不是華國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