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確定康國派人攪局之后,戚國便決定先下手為強,率先滅殺幽國。只要幽國徹底失去復國的可能,康國手中又沒證據證明他們出兵是受幽國請求,康國此番出兵便不再名正順,還可能引起西南諸國的聯合抵抗。
此次行動事關國運,非心腹不可勝任。
自然,跟沈棠的馬甲沒什么干系。
她的馬甲還在實習觀察期,這么重要的活兒不可能交付給她,自然是交付給戚蒼。
梅夢聽聞此事,連夜求見國主。
她道:“戚彥青不是公西仇的對手。”
梅夢對康國一直有關注,她深知公西仇作為十幾年前在西北大陸獨領風騷的武將,如今的實力只會更強。她不懷疑戚蒼的統兵實力,只是擔心戚蒼跟公西仇碰上吃虧。他吃虧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吃虧了,戚國立威效果大打折扣,影響武卒士氣,不利大局。
國主坐在窗漏旁邊,看著窗外隔著斑駁樹影的月色,抽了一口煙,吐出的繚繞煙霧模糊她眉目間的思緒:“驚鶴,你對康國是不是過于看重了?人家什么都比咱強,是么?”
梅夢被這句話弄得一怔。
她道:“心腹大患,自當重視。”
這么一個強大鄰居不關注,她關注誰?
國主見梅夢沒有領會到自己的意思,也不在這個問題糾纏,將煙斗倒扣煙缸,敲掉灰燼:“孤對公西仇不是很了解,但不等同于不重視。他這次敢來,便是自尋死路。”
梅夢不知國主的自信從何而來。
直覺告訴她,國主似乎瞞著自己什么。
梅夢等了一會兒,雙方皆是無,空氣中散發著無的尷尬。她剛要開口緩和,國主突兀說了一句:“驚鶴,孤著實是有些累了。”
“臣告退。”
不管國主出于什么目的說這話,梅夢都只能將它當做一句再尋常不過的抱怨處理。
國主卻不肯順著臺階讓梅夢退下。
“你在家閉門不出之后不久,崔至善向孤舉薦了一個人,一個略顯靦腆怯懦的少年郎。”國主話題跳轉得太快,讓人摸不清她什么意思,但很快梅夢就懂了,“這個少年郎出身市井,既無煊赫的家世,也沒讓人眼前一亮的才情,更無多少出眾的相貌……但孤對他依舊重視,給予諸多厚賞。你猜為何?因為他有一個讓孤不得不看重的先祖!”
一個可能在沖擊二十等徹侯的人。
也就是說,對方至少也是十九等關內侯!
以戚國如今的地位,咬咬牙也能招攬第二個甚至第三個戚彥青,只要給予對方想要的高官厚祿,滿足對方需求,對方也會過來賣命,一如當年鄭喬做法。但十九等關內侯乃至二十等徹侯不同,想要他們效忠,可不是尋常功名利祿能做到的——極個別除外。
讓他們賣命,很難。
梅夢輔佐她多年,沒做到。
崔止只是帶一個少年過來就做到了。
“……他的先祖出生于百年前,三十歲揚名,五十歲位極人臣,故國覆滅之后就不知所終,外界少有他的蹤跡,只當他已隕落。”
一個已經隕落的武將當然不值得民間關注,這世上還有太多驚才絕艷的奇才登場,時間一長就被人遺忘了。崔止說少年先祖是這人的時候,國主也一頭霧水許久,事后去查那人消息才知對方活躍年代和戰績。國主心中有猜測,但不敢確定,遂與崔止確認。
崔卿是想孤善待此子?
崔止打開天窗說亮話:臣將此子舉薦給主上,是希望主上能用此子換來一個強大助力。戚彥青實力不弱,但畢竟跟先王有舊怨,他這些年政務憊懶,行事囂張,蠻橫跋扈。這么一個不受控制的人,讓他掌握著戚國兵權,主上,您當真沒有一點兒芥蒂?
國主表面上好似平靜無波,但袖中的手早已攥緊暗藏袖中的匕首。這把匕首多年不曾離身,即便是她寵幸喜愛的男寵也不能觸碰。不是匕首多珍貴,而是這把匕首用來防身。
她防誰,唯有她自己清楚。
崔卿口中的‘強大助力’莫不是此子先祖?但實力到了那種境界,還會在意一個隔了幾代的后輩?實力強大的武膽武者,只要愿意都不會缺后代,后代又生后代,子子孫孫,延綿不斷。傳到少年這一代,那個武膽武者的血脈少則數百,多則過千……
物以稀為貴,人也如此。
崔止舉薦的少年能有多少分量?
答案是會在意,很在意,非常在意!
那位關內侯只在年少不知事的時候,跟一個鄉野浣衣女有過短暫的露水情緣,之后一心追求武道。根據崔止查到的,說是那人修煉之時心猿意馬,幻境靈臺不斷出現女子身影,心不靜自然修煉也受阻,于是他找人一起試了試,知道什么滋味后才不再惦記,一心一意專注修煉,境界提升飛速,之后建功立業闖出了一片天地,再之后滅國。
光看上面一段似乎沒什么問題。
但——
他一生只有跟浣衣女有血脈。
國主詫異:這倒稀奇。崔卿說他看重血脈,功成名就之后,又怎么可能少了嬌妻美妾?莫非是惦記著那位浣衣女,守身如玉?
崔止道:不是,是他——不利子嗣。
國主:……
人生就是這么驚喜。
這位關內侯跟浣衣女初試云雨,也才十三歲,當時的修為能高到哪里去?修煉也沒修煉到家,自然就沒發現問題。等他功成名就開始享受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有隱疾,諸多妻妾沒有一個能生下孩子。一個女人有可能有問題,不可能一屋子女人都有問題吧?
不過,他不可能大大咧咧說出來。
于是想了個歪招。
故意撮合副將和被冷落多年的小妾,第二年小妾就生了一個女兒。這位關內侯只能鐵青著臉,暗地里尋訪精通男科隱疾的醫者。求神拜佛、尋醫問藥,能用的辦法都用。
醫者也隱晦告訴他,他修煉的武氣不利于子嗣,種子脆弱,還未扎根就被弄死了。
想要有自己的子嗣只能自廢武功。
那位關內侯自然不肯,他還醫鬧了。
這一行的醫者避他如蛇蝎。
他努力幾十年,顆粒無收,沒有親生血脈就成了他一生的心結,甚至成了他在武道上的絆腳石。故國滅后,本就重傷的他直接隱退,隱姓埋名,一心一意去學習男科了。
崔止下了結論:這位關內侯的醫術磨煉如何還不知道,但他肯定還沒有子嗣。
國主半晌才找到自己的聲音,有些懷疑,也有些心動:浣衣女為他生下子嗣的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崔卿又是怎么知道的?
崔止道:輾轉查到的。那個鄉野浣衣女喪夫后,隨娘家投奔親戚。因為是寄人籬下,加之當時生活困頓,洗衣做飯這些事,即便世家女也得親力親為。那日出門浣衣瞧見對岸有個少年,瞧上眼了,便有了這一出……
野合在當時還是比較普遍的。
在局勢長久混亂地區,男子數量稀少,家中營生只能由婦孺扛起。當家中需要人丁頂立門戶,便需要女子懷孕興盛香火。在這種背景下,女子看上男子與之野合很常見。
野合么,只知其母,不知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