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退下,讓朕來 > 1062:獻祭,雷霆(中)【求月票】

      1062:獻祭,雷霆(中)【求月票】

      晁廉也道:“正事要緊,敘舊稍后再說。你怎么說也是能獨當一面的人了,怎得還這般控制不住情緒?也不怕被底下人看笑話。”

      守將激動得用手背抹掉鼻涕眼淚。

      破涕為笑:“看笑話?哪只兔崽子敢看老子笑話?誰看就打斷誰爪子,長記性。”

      晁廉不僅沒應和,反而皺眉勸說:“別動不動就打斷誰爪子,率兵作戰不是靠蠻力就能做到的。雖說武將向來是用軍功服人,士兵跟隨將軍也是為了立功機會,但你不將士兵當人,總是威嚇他們,即便他們嘴上畏懼了,心里也不會服氣,甚至會使絆子。”

      守將笑著應下,并無任何不悅。

      盡管從年齡上來說,晁廉比他還小好幾歲,但武將的世界不是以年齡論資歷輩分。當年子義公還在,晁廉救過自己兩次。若是沒有晁廉,他墳頭草都換了不知多少輪。晁廉提醒自己也是出于好意,他欣然接受:“也不是真的打斷,咳咳咳,就隨口一說。”

      晁廉道:“那更加不可。”

      容易喪失威嚴。

      不管是過于暴戾兇狠還是跟武卒嘻嘻哈哈打成一片,都過猶不及,即便是大哥這樣的好脾氣也謹記著分寸。守將認真想了想,點頭。一側的方衍出聲打斷二人對話,守將也默契跳過話題,熱情將二人迎進城中。晁廉也意識到自己這話有些越界,止住了嘴。

      “主上這些年將上南治理得很好。”

      這是晁廉入城后最大的感慨。

      上南郡治所跟印象中截然不同。

      原先的城墻變成了二道內城,往外拓寬了近一半面積,新建的城墻雄厚高聳。在保留原有布局基礎上,城內建筑不斷修繕新建。從建筑規模也能大致推測此地常住人口。

      即便是戰時,城內也有不少人煙。

      晁廉與大侄子他們家書聯絡的時候,偶爾會聽到一些關于上南郡的消息。除了上南郡,周邊幾個曾經受過大哥庇護的地方都得到了善待。這些也是促使他們兄弟歸心沈棠的主因之一。沈幼梨從任何方面都無可挑剔,大哥走后,她便是這世上最像大哥的人。

      追隨她,也是大哥愿意看到的。

      方衍面上的笑容噙著幾分追憶:“就是太久不回來了,有太多地方變得陌生。這會兒若無人引路,我怕是連住哪里都找不到。”

      兄弟二人并未在當年老宅落腳。

      故地重游還是等到擊退勁敵再說。

      只是——

      “怎么只有這些人手?”

      晁廉正式接管上南郡的軍權,原先的守將把各處布防以及人手的冊子上交。他只是粗略看了幾眼,內心飛速得出幾個數字。說著,將冊子遞給六哥方衍,方衍全程蹙眉。

      這些人手相較于當年并不差多少。

      但問題是上南郡人口多了啊,從治所擴張規模來看,增加的人丁相當可觀,相對應的守備力量也該增加。方衍將冊子合上,悄聲放一側,用那雙漆黑眸子直直看著守將。

      “怎么回事?”

      這點兵力擱在平時沒什么,一旦敵人率領不小規模的精銳來偷襲,上南郡未必能守得住。意識到這點,方衍一掃剛才的輕松愜意,唇角弧度壓下,竟不怒自威。他當年輔佐大哥,不僅是軍師謀士,救死扶傷,還掌管軍營賞罰。僅一眼便能看得人頭皮發麻。

      守將張了張口,似有難處。

      方衍:“不管有何苦衷,如此大事為何沒有上報主上?上南失守,你負擔得起?”

      大家伙兒都是從亂世掙扎過來的人。

      活到如今,哪個沒經歷一兩場屠城慘劇?他可知此刻的瞞報會給上南帶來何災難?

      “自大哥入主上南至如今,此地有太多年沒經歷風波了,你是不是安逸久了忘了尸山血海什么模樣?”方衍一怒之下說了狠話,喝問,“……你可對得起上南郡的父老鄉親?”

      他還記得自己怎么活下來的嗎?他是靠著上南郡一名老農施舍的救命干糧,拖著那口氣等來大哥!不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但也不能恩將仇報吧?方衍將手摁在了劍柄。

      若守將有問題——

      他不惜先斬后奏再請罪。

      守將終于是憋不住,道出一個讓晁廉二人震驚的真相,道:“非是末將有意隱瞞,而是事情著實蹊蹺。在冊兵丁還是寫多,實際上的人數比這個還少!這人都逃了啊!”

      “兵丁多為折沖府的,怎么會……”

      方衍與晁廉對視了一眼。

      完全不相信為什么會是“逃”。

      總不能是因為北漠一戰動搖了軍心?

      這也不對啊,北漠之戰除了中途有謠沸沸揚揚,其他時候都是康國占上風。民間輿論又有王庭盯著,庶民都沒動,折沖府的兵丁逃什么?除此之外,折沖府的兵丁還是康國精挑細選后的精銳,不可能輕易當逃兵。

      “當真不是臨時征召的?”

      守將道:“不是。”

      新招募的士兵反而氣勢高昂,他們全都是上南郡的子弟兵,家人親戚乃至分到的田產都在這里,他們無路可逃。然而話又說回來,此前折沖府逃跑的兵丁也是本地人士。

      這事兒就透著股怪異。

      “大多都是近幾日消失不見的。”

      “在此之前,一切正常。”

      “末將暗中查訪也沒發現任何怪異,這些兵丁逃跑像是早就計劃好的。原以為他們是被敵人暗殺,但調查發現是他們自己離開的,并未通知或者帶走親屬。”守將哪里敢在這個節骨眼兒將事情大肆宣揚?他只能小心翼翼瞞著,生怕這會引起大范圍的兵變。

      他見晁廉二人面色凝重,不解。

      “主上派晁將軍來,不是因為此事?”

      晁廉二人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不是因為這事兒,甚至沈棠都沒收到丁點兒風聲。

      守將暗暗吸了口冷氣。

      小聲問:“現在還來得及嗎?”

      晁將軍帶來的人手似乎不太夠啊。

      方衍當機立斷:“城中還有多少世家?”

      人手不夠就跟他們借。

      上南郡接近二十年沒怎么被戰火波及,除了原先的本地士族,還搬來不少小族。康國建立之后將他們削了一波,但只收走了他們的田產和隱瞞的佃戶,其他都沒怎么動。

      各家湊一湊,也能湊個三五千人。

      守將道:“以前的都在。”

      方衍:“還有什么話,別支支吾吾。”

      守將心一橫都說了:“各家對王庭安排頗有微詞,這次怕是不會下場幫忙解圍。”

      這就涉及康國官員任命的規則。

      原則上官員都是異地人士,甚至連小小胥吏也不允許本籍人士在當地上任,后者至少要隔一個縣。在任的官員不允許與本地通婚,納妾也不允許,監察御史會盯著他們。

      此舉有助于防范地頭蛇勢力膨脹,一定程度避免官官相護的腐敗,對康國朝廷的管理是有利的。如此一來,地頭蛇就不舒服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