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參與議政
(前面590章,補了半章)
吏部有兩個清吏司。
文選清吏司:是負責全國文官的選拔、分配、升遷(即“銓選”)。
文選清吏司權力最大,直接決定官員的任職去向,是吏部最核心的部門,被稱為“吏部天官之首”。
不止地方地方官員的調任、京官的補缺均需經文選司審核。
吏部的考功清吏司。
主要負責官員的政績考核、獎懲、罷免。決定官員升貶,對貪官有彈劾權,直接影響官場生態。
戶部的清吏司(主管財政、稅收)。
陜西清吏司(實際掌管全國財政)
名義上叫做陜西省財政,但實際負責全國賦稅總賬、財政收支統計。
是戶部最重要的一個司,類似今天的“財政部預算司”。
戶部山東清吏司(掌管全國鹽稅)
主管鹽稅是財政收入支柱之一,鹽商們趨之若鶩,賄賂、官員貪腐高發地,油水極厚。
云南清吏司(掌管錢法)鑄錢、貨幣流通(類似央行職能)。控制經濟命脈,涉及銅礦開采、錢幣鑄造。
兵部(主管軍事)。
武選清吏司。
負責朝廷武官任免、襲職、封賞,掌握軍隊人事權,但大雍實際軍權在皇帝和軍機處手中,兵部權力受限。
職方清吏司,掌管大雍軍隊駐守地圖、邊防、軍事調動,涉及國防機密,但清代常由軍機處直接干預。
刑部(主管司法)。
直隸清吏司,名義分管直隸省案件,實際負責死刑的復核,全國地方的死刑案終審。
生殺大權,與都察院、大理寺合稱“三法司”。
浙江清吏司,名字叫做浙江省案件,但實際掌管全國的盜匪、謀逆等重案,涉及政治案件,權力敏感。
禮部(主管禮儀、科舉)。
儀制清吏司,掌管大雍朝的宮廷禮儀、科舉考試。
負責科舉流程,是士人晉升的關鍵通道。
主客清吏司,負責大雍朝的外交、藩屬國朝貢,涉及對外事務,在清代地位特殊(如接待朝鮮、琉球使節)。
工部(主管工程)。
營繕清吏司,主要負責大雍朝宮殿、陵寢、官署的修建,工程油水多,屬于貪腐高發司部。
都水清吏司,掌管大雍朝水利、漕運。
漕運涉及糧食運輸,是清代經濟命脈之一。
陳耀祖的三哥,竟然是清吏司中,最重要的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
郎中是一個司級的主官,司級的一把手,權力很大。
(清代歷史名臣中,和珅、張廷玉、李鴻章、曾國藩、劉統勛、湯斌都曾經做過文選清吏司郎中。
林則徐,則曾任第二重要的考功司的郎中。)
莊水兒諂媚的道:“陳大人,聽說您還沒成親,那日您休沐了,我請您到家里吃飯飲酒,我家中小妹長得很像我,年輕貌美,而且尚未婚配。”
林景行嘲笑的道:“去,去,莊大人,就您這大餅臉,長得像你,還好意思說要介紹給陳大人,也不怕嚇到他?”
“陳大人,我的侄女年芳二八,與你年齡也合適,等回京城,我來做東,請三位大人一起來我家聚一聚,飲酒。”說完,還向陳耀祖眨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