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菜,什錦腌菜
陳耀祖是世家子弟,吃喝都很講究,沒受過什么苦。
家里是地方大族,出過不少當官的,現在家中長輩也還有不少當官的人,對朝廷的事很清楚。
朝廷大軍出征打仗,飲食是很差的,僅能維持溫飽,隨皇上出京游玩或者避暑,就好很多了。
尤其他們還是當官的人,待遇要好不少。
近朝隨君出行的待遇要好上不少,分配伙食是以小團隊為單位分配到位的。
(以下,是以明清皇帝出行的分配制度來寫的。)
以太上皇當年出行,皇帝每日的份列,是盤肉22斤,羊兩只,雞5只,鴨子3只,以及大量蔬菜和米面。
這里的盤肉,是指分割好的肉,主要是豬肉,有時候也有羊肉,牛肉,甚至山上各種獵物分割好的肉。
皇后與皇妃配額逐級遞減,如皇后是16斤,羊肉十斤,雞3只,鴨子一只,蔬菜和米面。
高級官員,內閣,十二斤肉左右,有時候還有一些雞鴨。
一品與二品,八斤到十斤。
到賈環這個六品編撰負責的團隊,每日差不多只能分到三斤盤肉的份列,不能保證是什么肉,反正上面分剩下什么肉就是什么肉,還有白菜與米面。
賈環編撰的團隊,一天三斤肉,一共有四名官員加上六個庶吉士,還有十個隨從,一共二十人。
如平均分配,是每人一天能分到一兩半的肉食,當時的社會,主子不太可能分給隨從吃,隨從傭人能吃飽就不錯了。
…………
陳耀祖給眾人講,閣老與九卿的堂官,才有小灶,咱們就別想了,都是水煮熟的肉與蔬菜,鹽都不怎么放。
所以,咱們隨行的人,一定要記得帶鹽。
陳耀祖還得意的道:“我們福建人,各種腌菜,腌魚干,干制熏制肉食可不少,我們還有酸菜,蘿卜干,魚露,沙茶醬,梅菜干。”
福建的沙茶醬,據說是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傳進來的,他們叫沙爹醬,偏辛辣刺激口味。
華僑帶入潮汕與福建地區,經過本地改良,加入本地食材(蝦米,魚干,蒜蓉),變成沙茶醬,在福建與廣東地區流行起來了。
莊水兒問道:“出京幾個月,都只能吃咸菜嗎?”
陳耀祖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道:“只是出京路上八九日,還有回京的八九日是如此,去到避暑山莊,咱們得分到住所了,有了廚子,咱們難道還不知道吃點好的嗎?你是守財奴啊?還天天只吃這一兩肉?”
到了承德避暑山莊,每日朝廷的供給,每日會增加一兩斤,但不會太多的,想吃好一些,還是要幾個人一起湊銀子,自己采購。
…………
翰林院沒事,準時下值,陳耀祖提議官員與庶吉士們,都準備一些自己家鄉的特色干制腌制方便攜帶的罐裝路菜,路上也能調制口味。
今日下衙早,賈環回到家中,叫來三個丫鬟,還有玉釧和小吉祥、小如意,讓她們去姑娘們的院子,將她們全部都請過來。
薛寶釵、寶琴、黛玉、史湘云、三春,還有邢姑娘也來了。
賈環告訴姐妹們,過五日,自己要隨君出行,要去三到五個月,想請姐妹們幫忙,趕制一些干制腌制壇壇罐罐的蔬菜和肉食,或者調味咸菜也行。
主要是見姑娘們閑在家中,給她們找點事做,尤其是黛玉與史湘云,兩人不用管家,也不像寶釵,還要管家里的買賣。
最激動的,當屬史湘云、薛寶琴、惜春了。
史湘云本來就活潑開朗,薛寶琴也是好動的性格,在大觀園待久了,也是很悶的。
賈環讓自己院里的六個丫頭,拿筆記下來,姐妹們想要什么原材料,就拿銀子去給庫房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