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給了翰林院差事,查找歷史文獻九邊貿易通商的先例,要編撰一起做一份規劃。
兩位編撰,將藏書館的大部分相關開邊鎮的資料都調去了。
陳耀祖是福建書香門,倫理綱常,很少涉及經濟、數學、統計學等實用科學。
官員缺少受到完整的經濟學知識的教育,甚至對基本的經濟規矩(貨幣流通,供需關系)的理解。
這兩個朝代的文官,要執政地方,單憑自己根本沒辦法做事,只能依靠聘請多名師爺與幕僚,處理賦稅與賬目等具體事務,自身僅負責決策。
歷史有人評論,朝廷的高級官員,最擅長儒家經典與陰險詭計,官場私斗,爭權奪利也是高手。
但是,他們幾乎都不知錢谷與刑名,全賴幕友。
…………
站了小半天,到了午時(十一點),大朝終于散朝了。
大部分官員退朝。
太監戴權宣讀皇上口諭,留下了內閣大學士,九卿官員的堂官們,還有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員,伯爵以上勛貴,四位皇子,還有翰林院。
此時,眾大臣們,退到大殿偏房,用一些茶點。
太上皇執政的時候,基本上午時前就散朝了,很少要延續繼續開會的,除非遇到重大事情。
現在的皇帝,卻不同,勤政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程度,早上卯時(五點)開始排隊,早朝到午時(十一點),官員實在太累了。
僅僅給消息一刻鐘左右的休息時間,在大殿是日常朝會,沒正餐食用的,有御賜茶點。
(清朝是給奶茶與餑餑,康熙朝議開始的習慣,賜諸位大臣乳茶,餑餑,以慰饑疲。
到了雍正上臺,中午繼續開會,成了常態,部分老臣不得不在小荷包里面,藏參片與蜜餞,在朝會間隙,偷偷服用。)
賈環無奈的拿起一個饅頭啃,看著周圍的官員,堂堂親王與一品大員們,也是吃這些,心里稍感平衡了。
陳耀祖偷偷從白色的荷包里面拿出兩條肉干,塞給賈環與林景行。
嗯?
這小子準備很充分啊?
咬了一口,竟然是還是牛肉,有一絲甜味,南方口味的牛肉干。
陳耀祖咧嘴笑道:“這是我家后廚自己做的,知道皇上勤政務實,多準備了一些。”
賈環與林景行小聲謝了,趕快吃吧,皇上只給一刻鐘的時間小食。
大臣們,囫圇填了一個半飽,就開始正式的廷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