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賈母還是見了許竺,賈母、趙太太、探春、賈璉、賈環來到榮禧堂大廳。
許竺雖一臉哀傷的表情,賈府等人,都知道這嫡母與許竺的關系,表面功夫還是安慰了許竺幾句。
幾人臉上神情嚴肅,只有趙太太,雖沒露出笑容,臉上是輕松的。
賈母對趙太太也沒太高的要求,以趙太太的修養與素質,沒當場笑出聲,已經算是表現很好了。
趙太太嘮嘮叨叨的對許竺說了一大堆,馬上回天津府,趕路別騎馬,要坐馬車,身邊隨從夠不夠用?隨身食物與水要是否備夠了?
話雖然啰嗦,許竺卻很受用,自小生母去世,嫡母刻薄,許竺很少能感受到像趙太太這種真切的關懷,點了點頭,說自己有十幾個人在身旁,請趙太太放心。
趙太太說了一大堆,才發現自己搶了老太太的話,有些心虛的望著老太太。
老太太笑笑,不以為意,轉頭對探春道:“三丫頭,你安排一下干糧點心的,拿給許家小子,多備一些,他們人多,再備兩席素菜,讓許家小子他們吃飽了。”
許竺道:“老太太,這太麻煩了,不用了。”
老太太擺擺手,道:“外道什么,都是自己人。”
許竺也就不說什么了。
探春讓下人馬上去準備,還拿了自己縫好的一雙鞋,放在里面,送給許竺。
老太太對賈璉道:“璉兒,你收拾一下,也帶幾個人,跟許家小子去天津府一趟,替我們賈府去許家燒一柱香,送送昭勇侯太太一程吧。”
賈璉答應下來,馬上去準備。
許竺等人簡單吃了,與賈璉一起上路了。
看到許竺走了,趙太太才喃喃自語的道:她怎么就去了。
賈母、賈環、探春三人都不講話,世間的事哪有這么巧,許竺會試剛剛落榜,沒幾天。
不過這也好,許家嫡母不慈,她走了,以后探春嫁過去,少了一個惡婆婆在上面管著。
賈母低聲提醒了一句探春,今日開始,換樸素一些的衣服穿。
探春點頭答應,雖然還沒嫁過去,但是未來婆婆去世,作為未過門的兒媳婦,表面功夫還是要做一下的。
不為了悼念她,也要為了自己的名聲。
…………
殿試之后,三百名貢士的卷子收起來,封好名字,開始抄卷子。
由禮部、翰林院等官員將三百名貢士的試卷抄一遍,將抄好的卷子交給閱卷官評分。
由皇上指定的八位大臣,一般最少有一名大學士參與,大雍朝長期是兩名大學士一起主持的。
考生的最終等級,就由這八位讀卷官綜合確定。
八位讀卷官先評閱分配到的試卷,平均每名讀卷官分配的試卷約為三十多份卷子。
讀卷官在試卷上作出“○”(表示“優”)“△”(表示“良”)“、”(表示“中等”)“|”(表示“及格”)“x”(表示“不及格”)等標識。
三個時辰,各讀卷官輪流通閱考生試卷,并做出評卷標識。
八名讀卷官搜都評完了卷子,把卷子轉給下一位,八人亂換著閱卷評分,閱讀這種閱卷方式,稱為“轉桌”。
最后,全部卷子都評分完了,綜合評分最高的十張卷子,挑選出來,按照先后順序,將卷子上呈給皇帝閱覽。
由皇帝在十人中,挑選狀元、榜眼、探花。
一般情況下,皇帝不會改閱卷官排好的名次,也有皇帝不滿意前十名的卷子,直接欽點狀元郎的。
(康熙、乾隆、光緒都干過這種事,沒看上考官排的前十名考生,直接點了一位貢士做狀元郎的。
康熙與光緒點狀元郎,還算理智,兩人只有一兩次不認同閱卷官的選擇,而且還是從卷子里面,選文章做得好的貢士,做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