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元帝一臉寒霜,民間有個說法,兒子都是前世的債主,今生來要債的。
沒有一個是省心的,一個個替朝廷辦差,不見這么努力與用心,拉攏人,組建自己的勢力,辦法倒是一套套的。
翻到最后一頁,看到六皇子韓王,今晚也要去芙蓉樓。
上金榜的有三人,賈家小子,鄭家嫡孫,還有一個榮國府嫡長孫媳婦的兄長李繡。
今晚的聚會,是鄭家嫡孫鄭玄負責請人的,除了韓王府的人,另外的,都是平時他們國子監的幾個同窗。
小六子年紀小,還是那樣懶惰,除了自己給他安排的屬官,沒帶一個外人去。
三位大的皇子辦宴會,是為了拉攏人,組私黨。
這小六子辦宴會,皇上懷疑他,只是為了抱著花魁,喝花酒。
“哼,這不爭氣的小混球。”
“身為皇子,只貪圖享樂,沒有為國為民的擔當。”
“來來去去,還是跟這幾個貪財,小家子氣的屬臣瞎混,也不知約請幾個有用的大臣與考生。”
“一天到晚,只知道喝花酒,哪有一點親王的樣子?”
“這小六子,太不像話了。”
康元帝口中雖在罵,語氣卻帶著輕松,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三位總管聽出皇上口中在罵,語確是柔軟的,抬頭偷瞥了一眼,觀察皇上的神情。
嘴上罵著小皇子,臉上的慈愛,眉角的笑意,處處透著口是心非的寵溺。
三人心中忍不住暗嘲:皇上,您這嘴上嫌棄得不行,話雖刺耳,看似處處看不上六皇子,眼里滿是關愛與歡喜。
此時,在三大內廷總管心里,六皇子愛子的身份,已穩穩坐實。
什么叫罵在嘴上,疼在心中?
每一句帶刺的責備,都是裹著蜜糖的疼愛。
有時候,父輩對外人罵自己孩子“這孩子,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其實,心里滿是驕傲與疼愛。
在傳統教育方式中,棍棒底下出賢才。
喜歡端著嚴厲父輩身份的人,有時候責備,也是慈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
王家迎來賈家轉過來報喜的衙差,捏著鼻子打賞了五兩銀子。
銀子給的是不多,但是足夠惡心人。
賈家的小子欺人太甚,王子騰此時,看自己的兒子,怎么看,都覺得不順眼了。
訓了王柏幾句,王柏還有點不服氣,無緣無故怎么還罵上自己了。
王子騰見他還敢不服,氣得要找棍子去收拾他,王子騰夫人攔了一下,王柏與王德就跑出來了。
晚上,王柏、王德找了幾個狐朋狗友,還有寶玉一起去薔薇樓飲酒。
(一更,第二更可能要晚一些,用愛發電,感謝。)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