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連連點頭道:“殿下說得對,一車就行了。”
…………
小胖子韓王進宮面圣,康元帝正與三位內閣大學士,幾位重臣商討政務。
聽完小胖子的稟報,康元帝問首輔唐慎微道:“韓王他想辦善堂,唐愛卿,覺得可行否?”
不用國庫出錢,民間自籌銀兩來籌辦善堂,利國利民的事,怎么會不可行,皇上這是明知故問。
唐慎微不吝嗇贊美之詞,撫須笑著的將韓王夸了一遍。
康元帝望向其他大臣,大臣們也是會做人的,也都齊聲稱贊。
康元帝才滿意的道:“小六子,總算懂事了,不再瞎混日子,能替朝廷分憂了,這事你要好好辦,不要讓朕失望。”
康元帝又問了幾句細節,聽到小胖子說要把石碑立在南城外,進城必經之道的涼亭上,還請自己給題詞,估摸著,這次籌集善款恐怕也少不了。
康元帝意味深長的道:“小六子,朕的字,可不是順便就能求到的!”
皇上這是見著銀子,想分部分銀子走?
小胖子韓王知道康元帝的意思,有些為難的道:“父皇,這次籌集的銀兩,兒臣會讓下面的人辦一個米行,專門去南方采購糧食,在京城開一個糧行。”
康元帝不解道:“你還想開米行?”
小胖子胸有成竹的道:“父皇,遇到年景不好時,京城存在許多貧困、疾病、災難受困的人群等,兒臣想,也不好經常向商賈募捐籌款,兒臣打算,將這次籌集的銀兩,做一個本錢,開個米行,不求賺銀子多,每年能有兩成利,就滿足了,以后這本錢不用動,就拿米行賺得利潤來賑濟災民。”
在大殿的大臣們,都是有識之士,韓王這是拿募捐會的銀子做母錢,來生錢,未來可持續的賑濟難民,這倒是一個很長遠的計劃。
這次募捐會,如果能籌集十萬兩銀子,韓王府開米行,每年不求多,只要有兩成利潤,就是兩萬兩銀子,給京城難民布粥放糧,是不愁了。
康元帝望向小胖子韓王的眼神,柔和了不少,道:“小六子,天下這么多買賣,為何選擇開米行,做糧食的買賣?”
糧食的正常經營,跟其他行業比起來,利潤不會太高的。
至于什么王爺做買賣,與民爭利,康元帝根本不理會,大雍朝與前朝最大的不同,朝廷的內務府,參與了很多民間的買賣,既有買,也有賣,江南的絲綢,全國各地的茶葉,瓷器采購,各種貨物,內務府都有參與其中。
京城的皇族宗室、勛貴武將、大臣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買賣,有的是直接讓手下去經營,也有只是占了干股,用手中權力給商賈做保護傘的。
可以說,京城任何賺銀子的大買賣,背后都有一個靠山,如果沒有朝廷的人關罩著,買賣在京城是經營不下去的。
小胖子笑著道:“做善事,用到最多的就是糧食,善堂本身需要大量采購糧食來分給難民,這筆錢與其給別的糧商賺去,還不如我們自己賺,一來,可降低買糧的成本,可采購到更多糧食,二來,也可防止大災來臨,奸商們漲糧價,今年兒臣奉旨賑災難民,童他們提議的,善堂讓王貞兒姑娘參與進來,貞兒姑娘心地善良,以后可以協助韓王管理大雍善堂。
募捐籌款的整件事情,韓王府已經拋開了育嬰堂,獨自承擔操辦了,以后籌集到的銀兩,如何使用,也都有長遠的規劃。
…………
賈環叫來賈蕓,給了一筆銀票給他,年底了,后日就過年了,趙國基,賈蕓和三名小廝,平時跟他進出的隨身十名護衛,都給發過年銀子。
每人多發兩個月的月錢,院里的丫頭讓賈蕓傳話給小吉祥,告訴三個丫頭就行了。
三個丫頭管的小金庫有一千兩銀子,足夠發過年銀子了。
三個丫頭與玉釧是二兩銀子一個月,多發兩個月,是四兩銀子。
小吉祥小如意是一兩銀子的,還有粗婦和廚娘,賈環院里也不用發很多。
賈府是有發年貨給下人們的,一小袋面,點心,布料還有凍肉。
賈環自己也發了一份,讓院里丫頭將自己收的禮物整理一下,院里的人都有,另外賈環列一張單子讓三個丫頭挑從庫房里找好的東西,給趙太太和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史湘云送去,之所以今年加上史湘云,是因為知道她與黛玉住在一個院子。
賈環給自己院里的丫頭另外發銀子,發年貨,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往年也給的。
旁人也說不了什么,賈府的人都知道了,今年年底,就有人送給環老三六大車禮物。
環老三上交給了院里三車,一車給院外面的管事與小廝分了,剩下兩車禮物賈環,發了一些給丫頭與姑娘們。
趙太太,天天都去賈環院里走一趟,盼著等她的好大兒回來。
賈環每年過年前,都給一筆銀子給趙太太,今年賈環沒回府里,這銀子就一直沒給趙太太。
王夫人也不是小氣的人,為了嫡子寶玉的顏面,也給寶玉院里的部分下人,發了銀子。
沒錯,是給一部分發銀子,襲人等幾個大丫頭有,還有幾個嬤嬤也有,二等丫頭還有洗衣打掃的粗婦沒有,這些人心中很不滿,卻也不敢說什么。
(今天搬家了,搬到了老城區,這里房子房租便宜,環境安靜,適合寫作。)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