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朝,早上臣子到乾清宮覲見皇帝,奏事議政上朝,是一個很重要的處理國事的群臣會議,尤其是勵精圖治的皇帝,會特別重視早朝的。
大雍朝的官員,三品以上的京官,需要每天都參加早朝的,文武官是五品以上官員才有資格來早朝。
五品以上的,不到三品的官員,不需要每天上朝,按照朔望(農歷每月初一和十五)的規律來參加朝見就行了。
也有一群官員,是例外的,都察院的御史官們,他們大多數是六品至七品官,卻是經常上朝的。
大雍朝的御史相當于現代的監察官員,具體職責和地位與紀檢監察機構相似。??
………
早朝正常開始,皇帝開始處理國家事務,主要是圍繞著地方公文,皇帝與大臣們討論重要政務,皇帝聽取大臣的報告和建議,并作出決策。此外,皇帝還會審閱奏折,這是大臣們呈報給皇帝的公文,內容涉及國家大事、民生問題等。奏折經過皇帝批示后,再由大臣們具體執行。
次輔章衡博站到殿中,讀了昭勇侯許興請封嫡長子許笠的奏折。
大雍朝勛爵爵位的請封,只有一次機會,如果你申請承爵的人,沒有通過合議,皇上會直接幫你在你的其他兒子里面,挑選一個來做繼承人。
所以,不論哪個王爺與勛爵,在請封之前,都會申請覲見皇上一次,當面向皇上稟報過人選,征得皇上的許可了,才會上書奏折請封的。
一來,是以示尊敬皇上。
二來,也避免自己遞奏折申請冊封不通過。
不出意外,許興的奏折剛剛念完,大殿內文官與部分勛貴武官都紛紛表示反對。
他們反對的理由,也不太有說服力,不外乎許笠做事魯莽,偵查寒明寺花和尚的事,搞得滿城風雨,官員們人心惶惶。
許笠還抓捕過老臣王諾,抓了翰林院的士子和國子監的監生,實在是有辱斯文。
許興與郎家,還有蜀王的人,據理力爭,許笠抄王諾的家,是為朝廷辦事,審查寒明寺花和尚的案子,也是立功了的。
正當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太上皇派人來了,來的人正是前晚上,在寒明寺被許笠打了一記耳光的小魏子。
小魏子來傳太上皇的口諭的,太上皇的大概意思是,昭勇侯許興的夫人郎氏,十天前摔倒,癱瘓在床,許興的兒子們不論嫡庶,全部都回去天津府探望過嫡母了,唯獨許笠沒回去過一次,實在是不孝,不孝之人,豈能繼承大雍朝的爵位?
郎氏的人,許興,還有蜀王的人都無話可說了。
許笠既然不能繼承昭勇侯的爵位了,郎家的人,又推薦冊封嫡次子許?為勛衛。
有文官又站了出來,控訴了許?在母親病重臥病在床的時候,他與父親的通房丫頭秋兒私通。
許興自然是不會承認有這件事的。
但是,許?和秋兒這事在天津府鬧得很大,御史官們之鑿鑿,說有很多人看見了,朝廷可以派人去天津府查清楚。
康元帝似乎看不下去了,出申飭了幾句,制止了這場鬧劇,同時也責怪的瞪了一眼許興,冷冷的道,朝廷也不會冊封他的嫡次子許?為勛衛。
大雍朝的爵位繼承制度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許興的三子許竺在國子監進學,今年還考取舉人,由許竺來繼承昭勇侯爵位,正合文官之意。
于是,許竺在文官的大力支持下,獲得了朝廷冊封的勛衛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