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旭日東升,金光灑照而下,讓太極殿增添幾分別樣韻味,山呼聲回蕩在此間,又平添幾分威嚴。
大殿之內。
楚凌端坐在龍椅上,透過微晃的旒珠,那雙深邃且銳利的眼眸掃視殿內,滿朝文武無不作揖行禮。
“諸卿免禮!”
楚凌的聲音回蕩于殿內,隨之而來的是群臣叩謝天恩的山呼,眼前一幕不由讓楚凌回想起初登大寶時的種種。
還是這個地方。
還是這個位置。
可前后帶來的差別太大了。
一切都已改變!!
“北伐一役打出了大虞無上軍威!”
楚凌鏗鏘之響起,“朕雖于宗廟召辦告祖禮,以向列祖列宗稟明此役所取戰果,然朕每每想起此役,尤其是奉旨參戰的眾多大虞健兒,他們為大虞,為天下,為北疆,無懼生死以向北虜發起一場場攻伐!”
聲音在大殿內回蕩,齊聚的文武百官表情各異。
這是還要賞賜啊!!
此前大都督府對外所頒上諭,就已使朝野間為之大震了,自大虞問鼎天下以來,即便邊陲最為兇險的時候,也從未置過三尊大將軍位,哪怕是有幾位國公一起參戰,也是分有主副的。
可如今呢?
大虞涉北邊防邊軍,不再只有征北大將軍,還臨設了拓武大將軍,滅虜大將軍,哪怕是臨設的,這一切都顯得不一樣了。
不止是這樣,在三大將軍下還設十八雜號將軍,三十六駐防校尉,這等于重構了涉北戍邊體系。
這在明里暗里不知引起多大熱議。
本以為這就算結束了,可看天子的意思明顯不是。
徐黜、王睿、張洪、黃琨、蕭靖、暴鳶、史鈺、熊嚴、劉諶、羅織、尹玉等一眾文臣,孫河、韓青、張泰、徐恢等一眾武將,還有楚徽,此刻臉上流露出各異神色,大殿內外安靜的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到。
“宣旨吧。”
在這等氛圍下,楚凌表情淡漠,伸手示意道。
“臣等遵旨!”
本在御前值守的羽林郎,在道道各異注視下,紛紛朝御前作揖行禮,與此同時,由李忠所領內官隊伍,捧著一道道圣旨走來。
這……
只是眼前這一幕,就讓不少人臉色微變。
按虞制,在大朝上宣讀旨意,這是屬內官的職責所在,可在今日大朝,負責宣讀旨意的不是內官,而成了羽林郎!
這本身就透著不尋常。
而在這不尋常下,居然有那么多道圣旨!!
這如何能不叫人多想啊。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大虞一等侯,世襲罔替,賜號辰陽,領上林軍大統領孫斌,奉旨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