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河、韓青、張泰、徐恢一行人,思緒各異的站在原地,如果說在北臨設兩大將軍,以形成三大將軍坐鎮震懾,給他們帶來不小的沖擊與震動,那楚凌明確表態的守土有責,就是在這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沖擊了。
守土有責,這在大虞是沒有過的。
可現在卻明確了。
這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天子對待邊陲,對待邊軍,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過去怎樣,那就過去了,可從該制明確頒布后,一切都要按新規來動了。
正統朝的軍規軍紀,任何人只要膽敢違背,別管是勛貴,亦或是將佐,再或是將士,全都是一視同仁的。
這對大虞軍界的沖擊可不小。
‘規矩就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
看著孫河一行的變化,楚凌表面沒有變化,心里卻暗暗思量,‘以此大調整來重塑在北駐防體系,構建起三大將軍府各管一攤子,今后北疆邊防就再無任何問題,一內一外兩大邊防體系,促成外戰內練的整體格局。’
‘講一句不好聽的,即便北虜在此之后恢復過來,想要興兵跟北疆諸軍各部交戰,那先打破這一格局再說吧,打破不了,北虜就別想突破防線,以此殺進大虞腹地!!’
對外打贏了一場大捷,楚凌要不趁此機會進行洗牌,那就對不起他此前付出的種種。
北伐不止是轉移矛盾,更是清理糟粕,打出新格局,讓皇權威懾持續擴大,現在就是楚凌收割這些的時候。
“陛下,臨設拓武、滅虜兩大將軍,以此鞏固在北邊防體系,這規格是不是太高了?”韓青猶豫了很久,還是講出心中所憂。
“內外兩線邊防節制,構成我朝在北整體防線,這的確是英明之舉,可是這軍隊……”
講到這里時,韓青沒有再講下去。
不可否認,天子所定格局及職責,的確是有利于在北防線及權益的,但是有件事是怎樣都繞不開的。
那就是龐大的軍費開支怎樣解決?
這要是靠中樞調撥,對國庫壓力太大了,再一個其他邊陲駐軍,知曉了這些后,一個個會怎樣想?
要是因為打了勝仗,就能得到中樞的青睞與傾斜,那這仗我們也能打啊,這要是中樞能夠控制住一切都還好,這要是在中樞不知情下,有人擅自發動了戰爭,繼而引起了對應的震動與風波,這又該怎樣處置?
“此事朕想好了。”
楚凌神情自若,沒有絲毫的局促,語氣淡然道:“在三大將軍府下增設軍屯職權,設軍屯官管轄軍屯,以軍屯所產來解決部分錢糧開支。”
“與之相對的,是隸屬于三大將軍府的各雜號將軍,設立對應的軍屯建制及職官,在雜號將軍下駐防校尉府,同樣是……”
這真是變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