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得國很正,非謀逆,非篡權,非竊國,非割據……大虞能夠問鼎天下,是前朝殘暴統治,橫征暴斂,致使地方民不聊生,一時間各地反抗無數,亦是在這大背景下,涌現出一批實力強勁的武裝勢力。
在這群雄并起的紛爭時代,虞太祖從弱到強,打敗了一個個對手和強敵,這期間還與北虜、西川兩大外敵交過手,最終將亂世給終結了。
別看虞太祖在某些群體之中,這名聲是不怎么好的,說起暴虐嗜殺,給人感受是徹頭徹尾的暴君。
可在大虞底層的心里,太祖高皇帝絕對是位好皇帝,分地減稅,扼制權貴,逢災必賑,有冤必伸……盡管在其晚年,朝廷加征不少賦稅,但那也是對外征伐,要給予大虞外敵致命打擊,這在當時或有些怨氣吧。
可等太宗克繼大統,御極之初便廢除這些加征,對內施行仁政,輕徭薄賦,選拔人才,重用棟梁,對外鞏固邊疆,控制戰爭……這一系列的治政部署,也使大虞國力攀升到一全新高度。
當然在繁榮穩定的背后,其實也藏著不少問題與隱患,為此對應改革和調整是不可避免的。
但那時的太宗已有心無力,因為治理天下致使身體出現大問題,故而這些只能交給后繼之君來解決,太宗文皇帝在駕崩之前,為東宮太子謀劃了種種,為的就是在新舊更迭下,新君能夠在最短時間掌控大局。
大虞在這之前,一直都是延續著正常軌跡前行,直到宣宗純皇帝驟崩,使大虞出現一段非正常軌跡,恰是這一段時期給大虞帶來了不穩與混亂。
楚凌作為大虞第四任天子,他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與手段,來將那段非正常軌跡從大虞抹除,使得國很正的大虞,能夠延續以正治國的模式,如果此事不能有效解決,即便大虞在楚凌手里傳承下去了,那在今后的歲月,大虞可能會反復掉進這怪圈之中,直到國祚走向傾覆。
想要實現這一謀劃,就必須要震懾住大虞內外,唯有這樣,楚凌才能以平穩姿態推動改革,所以就有了北疆之戰的爆發。
“臣…韓青,拜見陛下!”
“臣…孫河,拜見陛下!”
“臣…張泰,拜見陛下!”
“臣……”
一道道鏗鏘之聲打斷了大興殿的平靜。
“都免禮吧。”
楚凌掃視殿內所站諸臣,表情自若道。
“臣等叩謝天恩。”
在這行禮聲下,各異思緒生出,太極殿所召那場大朝,北疆爆發沖突與戰事,一場場戰績公布出來后,時局就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即便是到今下,因北疆之戰而生變化仍在朝野間發揮作用。
此等態勢下,對天子的突然召見,一個個心中如何能不多想呢?
要知道這段時日的中樞看似平靜,實則卻是一點都不平靜了。
“針對北疆的種種,還有西川、北虜兩國的情況,武閣已進行匯總,諸卿可先自行看一下。”
楚凌倚著軟墊,打量著韓青、孫河、張泰等一眾武勛,語氣淡然道:“等諸卿了解了整體情況,與朕一起商榷下后續北伐事宜。”
在楚凌講這些時,以臧瑜為首的武閣諸臣,便開始分發匯總的北伐簡報,更有一些人將輿圖升起……
接過北伐簡報的韓青、孫河、張泰等人,看著手中所持簡報,又抬頭看向不遠處掛起的輿圖,特別是輿圖上的一些標示,這令一行露出各異神色,對于這些,楚凌沒有出去說什么。
內政方面的謀劃部署,是要趁著對外之戰有階段性勝利,要加快進行推動與落實,以搶占更多優勢與主動。
但治國要文武兼濟。
尤其是對外之戰尚未結束,該有的精力與注意必須要保持住,此前沒有將北伐種種公布出來,就是為了避免有人從中作梗,或者算計什么,而現在公布出來,就是為整合中樞部分群體和資源,以此打好對北虜的這一戰!!
“北虜三線作戰之勢已成!!”
約莫盞茶功夫后,韓青洪亮之聲響起,語間難掩的亢奮,在場之人皆可以聽到。
“陛下,此次北伐若能打好的話,我朝能趁勢攻克拓武山脈半數靠上!”在一些人的注視下,韓青抬手朝御前作揖道。
“西以拓武城為始,東以滅虜城為終,拓武山脈最為核心的區域,且最宜在最短時間被我朝實控,這片區域被我朝健兒攻克,則今后我朝對虜之戰,將徹底推向北疆之外,這于我朝而是百利而無一害!!”
這就是大虞成國公啊!
楚凌生出感慨,其恰是道明此次北伐之核。
“北虜今遭三線作戰之困,此等戰機極其難遇!”
孫河看了眼韓青,隨即上前作揖道:“于我朝而,如果能趁此北伐,一舉奪取拓武山脈,不止能使陛下之威震動海內,更能徹底逆轉我朝與北虜之勢!”
“然想奪取整個拓武山脈,有幾點必須要注意,甚至是警惕,一防北虜狗急跳墻,派兵猛突我朝北疆,以至戰事南移。”
“二防西川,在與北虜交戰下,西川參戰最晚,但所取成果最大,西院大王世子遇刺而亡,而西院大王則處北虜大都,這致西線群龍無首下,北虜至今沒有發動有效反擊!”
“三防小人作祟,我朝與北虜毗鄰,自我朝問鼎以來,與北虜戰事頻生,難保其中有與北虜內外勾結……”
孫河的話,在此間響起。
本倚著軟墊的楚凌,探身而起,快步朝那幅輿圖而去,孫河所講其實就道出所想,若能憑此難遇戰機奪取拓武山脈全線,大虞當盡力而為,如此大虞在北防線將整體北移,繼而俯瞰以北虜南都為首的廣袤地帶。
“此舉恐不適合我朝。”
等到孫河講完,韓青這才開口,“即便對上述種種有所提防,終促我朝奪取拓武山脈全線,可這必使我朝背負沉重負擔,除與北虜對峙外,我朝與西川接壤之地也將增多。”
“在北防線要調整,且規模是極大的,對結束北伐的我朝而,這筆開支斷不會小了!”
“中樞的各項開支本就高,北伐之戰一旦結束,賞賜是絕不能少的,畢竟此戰在我朝上下關注極高,前線將士廝殺開疆,戰后卻沒有賞賜,這是會寒了很多人的心的。”
“再者……”
“按著成國公之,我等從伍參軍,就是為了這些?”孫河眉頭緊皺,盯向韓青道:“如果沒了這些,那就什么都不管不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