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的國情和國力,特別是那三載動蕩之下,內心深處的理性告訴楚徽,大虞不應該對外發動戰爭,而應該想方設法的休養生息,解決治下的各種積弊與毒瘤,可每每想到這里,楚徽也清楚一點,這一戰是必須要打的。
因為自家皇兄要繼在中樞立下威儀后,要進一步在天下立足威儀,唯有這樣,這一團亂麻才能解開。
“皇兄,您說西川那邊,何時會對北虜發動攻勢?”想到這里,楚徽抬起頭,看向楚凌說道。
“如果說我朝能在西川之后,于北疆一帶對北虜發動攻勢,或者在同一時期對北虜發動攻勢,這優勢也隨之增大不少,畢竟此時的北虜,在被跟贊普欽汗國交戰,這牽制住了北虜大批精銳,還吸引著北虜上下的注意,要是其西域及南域起了戰事,這對北虜的震動勢必會很大的。”
“朕無法預判到這一點。”
楚凌伸手揉著太陽穴,語氣平靜道:“說實話,在夏吉離開虞都,返回到西川后,朕就沒有考慮過這點了。”
“因為毫無意義。”
“夏吉真有雄心壯志,想在西川奪嫡中取得優勢,最終謀得那個位置,那他會選擇最有利的時候出手。”
“牽扯到關乎命運的抉擇,你要牢記一點,不要將希望放在別人身上,只有靠自己,把能想到的都做好,這樣才能掌握主動。”
“西川打與不打,跟北虜這一仗,我朝都是要打的,所以關鍵還是在自身,至于別的,不要想的太多。”
“臣弟明白了。”
楚徽微微低首道。
“殿下,您該起駕了。”
而在此時,李忠低首走進大殿,朝楚徽作揖拜道。
“嗯。”
楚徽應了聲,起身對楚凌作揖道:“皇兄,臣弟要去監刑了。”
“去吧。”
楚凌點頭道:“風寒,穿厚些,披好大氅,別染了風寒。”
“臣弟省的。”
楚徽心底生出一股暖流,“那臣弟先去了。”
罷,楚徽轉身朝大殿外走去。
為了確保虞都內外,乃至京畿的時局,始終都聚焦在中樞這邊,從而側面掩護孫斌所統大軍不被人察覺到,在離開上林苑,返回虞都后,楚凌就對外頒旨,清算一批勾結外敵的奸佞,清算一批陳堅案余孽……隨之而來的,就是在虞都出現的處決,此事一出,使得不少人為之而震。
在內部叛亂沒有鎮壓下,北虜、西川兩朝使團相繼離開,此等特殊境遇下,天子還做這樣的事,這讓太多人浮想聯翩了,也讓一些擔憂與懼怕思潮出現了。
對此楚凌并不在意。
這不就是楚凌的選擇嗎?
別人怎樣想都行。
但唯獨他楚凌不能患得患失。
‘張恢,宗慶道的內亂,就看你能否盡快平定了。’倚著憑幾的楚凌,此刻心里在想一件事,在他離開上林苑時,一道密詔就加急趕赴宗慶道了,針對于北虜的一戰,參戰的不止羽林、上林兩軍,更有張恢所率五萬南軍精銳,這十幾萬大軍,即中樞派出的全部機動,至于在北疆戍守的,那是以守備為主,參戰為輔,至于怎樣協調與調遣,就要看孫斌、張恢、李鷹他們了。
也正是這樣,楚凌希望張恢能盡快趕去北疆,只有這十幾萬大軍都到了,那孫斌的話語權才能是最大的。
軍隊是崇尚強者的,是以實力為尊的,這至關重要的一仗,楚凌是選擇以孫斌為主的,至于別的那都是次要的,既然在太宗朝有韓青的崛起,那在正統朝就要有孫斌的再度崛起,其過去顧慮的種種,在正統朝完全不必有,打出來的戰績越多,楚凌是不會吝嗇賞賜的,即便真一門兩國公,那楚凌也是能給予的!!
楚凌需要有孫斌等一批大將,在前撐著,頂著,以此給他看重的那批少壯派,青年派蛻變與崛起的機會。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