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熊嚴這話,楚凌很想笑,但他卻忍了下來。
北虜使團這邊還好,是左少卿去的。
可西川使團就不同了,卻只派位寺丞去的。
這就是對西川無聲的反擊。
“此外,臣懇請陛下能對平國公頒旨。”在楚凌思慮之際,熊嚴作揖再拜道:“以在北軍選派沉穩之將,統軍紀森嚴之士,分隨先迎隊伍一起,以此避免在兩國使團進抵京畿之際出現任何差池。”
“朕允了。”
楚凌沒有猶豫,對熊嚴表明態度,“此事就依卿之意來辦。”
“陛下圣明!”
熊嚴作揖拜道。
其實從西川九皇子夏吉要來訪大虞,熊嚴就一直在思考兩國使團來訪該如何解決,他要幫天子分憂,為社稷排憂才行。
不打無準備之仗,這是熊嚴的底線。
他是禮部尚書不假,但這并不代表他一點軍事都不懂。
要知道他在來中樞之前,是在邊疆地帶做過官的,對于邊疆的戰事,也是經歷過一些的,盡管沒有在前線吧。
“陛下,還有一件事。”
“說。”
看了看低首的熊嚴,楚凌神情自若道。
“兩國使團迎至京畿,臣覺得應匯于神武府最佳。”熊嚴考慮了許久,這才向天子講出合適之地。
“在神武府的籌備,臣覺得不應以中樞有司出動,而該由京畿道刺史府來承辦,屆時兩國使團進抵前夕,中樞即可派主辦大臣、協辦大臣率一應迎接隊伍,前去神武府奉旨迎兩國使團即可。”
“這對京畿刺史府的壓力會不小吧。”
楚凌眉頭微蹙道。
“是有一定的壓力。”
熊嚴回道:“倘若人手不夠,可從中樞有司抽選可靠之人,密赴神武府協辦,若缺一應開支,可從禮部、鴻臚寺等有司劃撥一部分。”
“但這件事,在明面上必須由京畿道刺史府來辦,中樞不能表現的太過重視。”
熊嚴是何意,楚凌看出來了。
這是想以此安撫朝野間的情緒。
跟大虞有國仇的強敵來了,中樞這邊上趕著做各種事,怎么?這是想向有國仇的強敵低頭不成?
真要在民間有此輿情的話,那對中樞是極其不利的。
而最不利的,其實是大虞天子。
“就按卿家之意來辦。”
楚凌伸手道:“此事就交給卿來協辦,朕會派人給京畿道刺史傳口諭,務必將此事辦好。”
“陛下圣明!”
熊嚴懸著的心落下不少,他是真的有些擔心自己的諫,天子不會采納,畢竟天子的脾性太強勢了,先前所做種種就是最好的明證,可跟兩國來往這件事,必須要剛柔并濟才行,不能一味地只知強硬,這樣其實是對本國很不利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