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壞了吧?”
虞宮。
長樂宮。
孫黎倚著軟墊,心疼的打量著楚凌,看著她的孫兒,坐在錦凳上吃著東西,孫黎的眼眶微紅起來。
這孩子太不容易了!!
“孫兒沒覺得累。”
感受到自家祖母的情緒,楚凌嚼著咽下嘴里的東西,露出淡笑道:“孫兒這些時日啊,吃了睡,睡了吃,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呵呵~”
聽楚凌這樣講,孫黎笑了起來。
只是她卻知道,這是在寬她的心罷了。
處在那等風波下,牽扯到那么多人,涉及到那么多事,在風波沒有停下前,如何會放松警惕呢?
尤其是這次借著科貢泄密案逮捕了這么多人,這其中要是敢有絲毫的紕漏,那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科貢一案快結案了吧?”
想到這里,孫黎看向楚凌道。
“是。”
楚凌放下碗筷,拿起手邊茶盞,“自徐彬奉旨前去移交名錄,以蕭靖為首的諸臣,都各司其職的加緊審訊。”
“朝中的不少大臣,雖說仍關注著此案,不過卻沒有人敢暗中算計什么,孫兒估摸著就這幾日了吧,這樁沸沸揚揚的要案就有結果了。”
“徐彬你打算怎樣安置?”
孫黎想了想,對楚凌詢問道:“畢竟在這一要案下,他是有功的,要不是這樣的話,恐此案還要拉扯許久。”
“孫兒打算叫其去南軍任職。”
楚凌喝了口茶,放下手中茶盞,起身朝鳳榻走去,“當然,去南軍的非他一人,孫賁、宗織、昌封、李斌、董衡這幫勛貴子弟,都會跟著一起去南軍任職。”
“在這次要案中,南軍有不少牽扯進來了,出現了不少空缺,除了他們以外,孫兒有意從北軍調一批將校去南軍赴任。”
“畢竟不管怎樣講,南軍是負責外城安穩的,即便南軍受到了波及,但還是要盡快叫南軍安穩起來。”
孫黎露出贊許的神情。
南軍的重要程度,怎樣講都不過分,有計劃有針對的向南軍摻沙子,叫一批忠誠可靠的人赴任南軍,比安插任何人在中樞任職都要重要。
南軍比北軍要復雜的多。
所以適合北軍的掌控方式,并不一定適合用在南軍。
孫黎知道,叫一幫勛貴子弟前去南軍,目的是為轉移某些關注,繼而使北軍調去的將校,能夠在新的位置上盡快站穩腳跟。
能被調去的北軍將校,必然是忠于天子的存在!
“你就不怕徐彬去了南軍,會在私下做些什么?”孫黎收斂心神,看向楚凌道:“畢竟人家才是親父子。”
“祖母,您覺得不調徐彬去南軍,就一切萬事大吉了?”
楚凌撩袍坐下,笑著對自家祖母道:“如果他想做什么,即便孫兒再怎樣提防,那都是沒用的。”
“與其瞻前顧后,倒不如順勢而為。”
“再者,去南軍的又不止他一人,李斌這些勛貴子弟也去了,南軍對于他們而,就是一處新的歷練地。”
“如果他們能歷練出來,孫兒不介意重用他們,但要是一個個是中看不中用的酒囊飯袋,那他們就混吃等死吧,畢竟大虞還有很多事要做。”
講到這里時,楚凌眼神凌厲起來。
針對南軍的謀劃,今下的決斷與先前所謀是有一定差別的,最初在楚凌的心底,是沒有想叫勛貴子弟進南軍的,要進南軍的,是以端木玉為首的那幫將校。
他們在進了南軍后,會因為過去的經歷還有情誼,緊密的抱在一起,繼而在南軍內插進一顆釘子。
不過因為徐彬做出的選擇,不僅使得徐彬本人牽扯進來,更使勛衛、宗衛牽扯進科貢泄密案中。
這個時候能被調往南軍任職的勛貴子弟,跟留在勛衛任職的,他們的處境已經是完全不同了。
“這掌權啊,從不是頒幾道詔,講幾句話,就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權,給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了。”
孫黎略顯感觸道:“真正的掌權,是人來凝聚勢的,勢形成了,權也就掌了,而勢是怎樣凝聚的?”
“靠的就是提拔與制衡。”
“這點,你做的比哀家要好,對待很多事,你都有足夠的耐心,讓一些變化,去產生更多的影響,繼而叫對應的有司,在新變的局面下,去一點點的傾斜到你預想的變化中。”
“這看似是很慢的,實則卻是最快的。”
“尤其是今下大虞的國情,想要的從不是大開大合的變化,而是潤物細無聲的改變,穩一點比什么都要重要。”
對自家孫兒的表現,孫黎非常滿意。
不知不覺間,自家孫兒在中樞的集權已經推動不少了,關鍵是還掌控了不少主動,像北軍掌握在手,今下又在南軍摻沙子,這使得虞都大局牢掌在其手,而錦衣衛、兵馬司、巡捕營持續發威,則間接震懾到了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