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黎冷漠的聲音響起,叫不少人心下一緊。
透過這番話,他們誰沒有聽出太皇太后的怒意?
只是這怒,究竟是對諸王呢?還是對別人?這就值得深思了。
也是在這一刻,孫河的手微顫起來。
他意識到自己犯了致命錯誤。
這錯誤太低級了!!
‘這世間的事,很多就是壞在人參與的太多上了。’一直在觀察的楚凌,看到殿內諸臣的表情與反應,心里感慨道。
‘因為人多,所以摻雜的心思就多,一方面是理性,一方面是感性,在面臨事時,誰又能時刻保持理性,而不被感性所左右呢?’
在諸王之亂一事上,孫河太理性了,這對社稷而是好,對任何人都好,可唯獨對孫黎不好。
這是孫河的身份帶來的。
誰叫他是孫黎的親侄子。
三后臨朝涉政這一境遇,復雜就復雜這上面,要跟三后,跟三方都沒有牽扯,那還好說點,但要有了牽扯,哪怕只與任何一方有關,這事就會變得復雜,且會隨著一些人參與進來,會變得更復雜。
“太皇太后,臣有一。”
宗川從朝班中走出,態度恭敬的朝孫黎作揖道,他沒有向新君,向其他兩后稟明,而是直接向孫黎稟明,就是他很早就看透這一切了。
這件事復雜就復雜在海、靖二王極有可能摻和其中了。
不管怎樣講,大虞今下是三后臨朝涉政,而壓住這等復雜局勢的,太皇太后孫黎起到的作用極大。
即便是做任何事情,這位的威儀必須維護到,哪怕是得罪其他兩位,如果太皇太后出任何事,那大虞只會更亂。
“說!”
孫黎冷冷道。
“臣斗膽請纓,親赴安東道奉詔徹查此事!”在孫黎的注視下,宗川跪倒在地上,抬頭看向孫黎道。
“臣是不愿相信此事的!!但為了大虞的江山社稷,更為了太祖,臣又不得不信,主母,臣有罪!”
孫黎看向宗川的眼神變了。
眼前這位老臣,做到這一步,已實屬不易了。
“在臣奉詔北上之際,臣斗膽請諫,中樞要有所準備。”宗川繼續道:“臣就算是跑死在途中,也絕不會怠慢絲毫,以最快速度趕去安東道,如果此事是安東道刺史史鈺顛倒黑白,臣定會親斬此人,還二王,還我大虞宗藩一個公道。”
“但…如果此事是真,臣會留守地方,命人八百里加急將此事傳回虞都,不管怎樣,大虞社稷絕不能有任何閃失啊,主母!”
講到這里時,宗川朝孫黎叩首參拜。
“臣附議!”
在孫黎復雜表情下,昌黎也站了出來,走到宗川跟前,徑直跪倒在地上,“主母,這件事必須要從快,不能有任何延誤!”
到底是歷經三朝的老臣啊。
楚凌見到此幕,心底生出了感慨,宗川的這番話,既維護了孫黎的形象,關鍵是暖了孫黎的心,還拿自己的命,也要維系社稷安穩,宗川都多大歲數了,他這一折騰,即便不死,也必然會傷了元氣。
可人家卻沒有絲毫猶豫。
不管別人怎樣想,但在孫黎的心里怎樣想,這才是關鍵!
在一些事上,不能一味地只講規矩,也要講一絲絲的人情,哪怕到最后,這人情沒有起到作用,可對當事人來講,這未嘗不是種慰藉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