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效國家?
柴爍進來的時候,見陛下坐在龍椅撐著頭看著他,像是已經將他的心事猜透。
“臣給陛下請安,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梁崇月倒是不清楚那件事的后續如何,不過舅母沒有來找她,那此事就已經有結果了。
“你找朕何事?”
柴爍從袖口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奏章遞上,梁崇月接過打開,很快便看完了。
“你要去華北?”
奏章被梁崇月放到一旁,不解柴爍這是鬧哪出。
“回陛下,如今大夏邊關太平無憂,朝堂穩固,臣空有報國之志,卻無用武之地。
華北大旱已經結束,現在正是重修河工水利的時候,工部尚書胡大人已經在華北待了大半年,工部也有許多事情需要他來處理,臣想前往華北助胡大人早日完成華北河工水利的重建,讓胡大人早日回京。”
梁崇月坐在龍椅上,依舊保持著撐著頭的姿勢看著他,這小子同她胡扯了半天,拉著家國大義出來說話,這是想報效國家,還是想抱美人回家?
“只是想報效國家?”
梁崇月將柴爍遞上來的奏章拿起來重新看了一遍,再抬頭看他,這樣白凈的一張臉,去了華北怕是要吹老了。
“你現在任翰林院修撰,留在京城你上升之路或許不會有多快,但一定是穩當的,從翰林院升上去,日后可入內閣,但若是去了華北,翰林院的官職可就保不住了,你想清楚了?”
天下讀書人誰不想入內閣,去了華北,跟在胡荊身邊就是半只腳入工部了,工部那個連油水都難撈的地方,胡荊又是個做實事的人,怕是攢上幾年都攢不夠聘禮。
梁崇月想從柴爍臉上看到猶豫和后悔,可惜叫她失望了,那小子是做足了準備來的。
“回陛下,臣想好了,臣想爭取河道協理官一職,和臣現在的官職一樣都是從六品,翰林院固然穩定,但太慢了,臣等不起。”
“你才二十歲,往后的路還長著,現在就說等不起了,要不是你自愿放棄翰林院的官職,去華北吃苦。朕真要好好掂量一下你的野心得有多大了。”
柴爍聞想起剛才在殿外看到的君后殿下,這一刻,他比誰都要明白當年李太師放棄太師一職只愿入主東宮陪伴陛下左右時的心情。
或許會有難以割舍的不舍,但心里明白誰更重要。
“臣野心不大,臣之心昭然若揭,臣自知家底單薄不愿就這樣放棄,還想再努力一次。”
柴爍白凈著臉站在養心殿上,長身而立像是一棵剛剛長成的白楊,瞧著還經不住外頭的狂風暴雨,叫人不忍擔心他這樣執著會不會折斷在半路上。
“你想好了?華北旱災嚴重,河工水利的修建至少需要兩年,你年紀小,等得起,旁人未必。”
阿箏若是一開始就不愿意成婚的話,舅母再怎么逼迫也只是選幾個人選,將畫像送到她面前,她一直咬死了不肯,舅母也拿她沒轍。
(請)
報效國家?
可現在阿箏看上了柴爍,想和柴爍在一起,那性質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