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在一條由漢白玉鋪就的御道,直通太和殿的丹陛下面整齊排列,身著朝服,手持笏板,神色莊重。
    御道兩旁,擺滿了象征皇權的儀仗,龍旗飄揚,華蓋如云。
    華貴的鳳輦隨著鼓吹樂聲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時,太和殿外喜樂奏響的同時又極其莊嚴肅穆,反差對比之下,伴隨鼓樂聲的只有微風拂過旗幟的獵獵聲。
    鳳輦在御道上落下,李彧安由平安攙扶沿著御道,一步一步,緩緩走向太和殿。
    修長的身影堅定而從容,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蒼松,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質。
    終于,李彧安登上了丹陛,來到了太和殿的殿門前。
    梁崇月早已端坐在龍椅之上,瞧著蓋著紅蓋頭的李彧安,這是她的大婚,先前還未見過李彧安身著鳳袍時的裝束,難免有些欣喜和好奇。
    梁崇月從龍椅上起身,隨手整理了一下龍袍,大步朝著李彧安站著的位置走去,伸手牽起李彧安的手,站在太和殿前,聽著小李子清了清嗓子,攤開禮部早就準備好的賀詞,揚聲祝賀道:
    “恭賀陛下喜結良緣,今日花燭高照,龍鳳呈祥。愿陛下與君后殿下琴瑟和鳴,百年好合,攜手共譜皇家盛世華章,江山永固,福澤綿延。”
    “吉時已至,恭祝吾皇大婚之喜。今陛下與君后喜結連理,真乃天作之合。愿二位如比翼鳥,歲歲相伴;似連理枝,世世相依。祈愿國祚永昌,天下太平。”
    小李子讀到一半看見那句“祝愿陛下子嗣昌盛”,沒想到李尚書那個頑固還是將這句話給加上了,他直接略過,只當是沒看見,別在大好的日子里惹陛下不快。
    小李子揚聲祝賀后,底下跪著的大臣們也跟著道:
    “臣等祝愿陛下與君后琴瑟和鳴,百年好合,江山永固,福澤綿延。”
    太和殿下的百官聲音嘹亮,皇城外都能聽得到。
    午門外的百姓們聽聞此聲,接連跪下,齊聲道:
    “臣等祝愿陛下與君后琴瑟和鳴,百年好合,江山永固,福澤綿延。”
    百姓們祝福的聲音傳出去很遠很遠,梁崇月牽著李彧安的手拜了天地祖宗,給母后敬茶前,還在渣爹的牌位下磕了三個頭。
    終于等到一切流程走完,梁崇月感覺到被李彧安牽著的手溫熱下有細微的手汗,笑著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
    “送君后回坤寧宮。”
    李彧安該走的流程走完了,梁崇月的卻還沒有,祭祀祖宗之事,李彧安還不夠格陪在她左右。
    從前的她作為太女都不夠資格踏入這片祖廟之地,如今她是大夏的新主,從前所有規矩都要依著她改變。
    祖廟之地就連看守的太監都有極深的內力,只是站在他們各自的崗位上,并未有所移動,梁崇月都察覺到了,想必武功之高強。
    祖廟之地守衛的宮人見到陛下到來一齊跪下,梁崇月上一次踏足此地還是在她的繼位大典上。
    前二十年都沒踏足過的地方,現在一個月來兩次。
    好在渣爹有先見之明,在皇-->>宮里修建了祖廟,雖不大,里面供奉著幾位神仙老祖,祭祖之事,便不用再跑到大相國寺了。